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憍梵钵提,异舌知味
【三藏法数】
梵语憍梵钵提,华言牛呞。法华文句云: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常事虚噍。盖其馀报未除,舌尝味时,亦事虚噍,故人称为牛呞。以其异舌而能尝味,故云异舌知味。
淡味
【三藏法数】
淡,薄味也。味之淡者,是受诸味之体也。
咸味
【三藏法数】
咸,盐味也。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
辛味
【三藏法数】
辛,辣味也。其性热,能煖腑藏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
酸味
【三藏法数】
酸,酢味也。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
甘味
【三藏法数】
甘,甜味也。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之甜者为甘。
苦味
【三藏法数】
苦,苦味也。其性冷,能解腑藏之热,故味之冷者为苦。
多丰义味辩
【三藏法数】
谓菩萨能知名数事理,其义无碍,其味无穷,答问辩说,皆无有量,故名多丰义味辩。
同一咸味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虽有四教之异,莫不为令众生同得实相之理,同跻大学之地。如经所说,一切众生同有佛性,同一解脱,同一因果,乃至一切同得常乐我净之类,犹如大海,虽纳百川,同一咸味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观一切法无味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既皆是苦,即无快乐之味,息诸贪爱之念,是名观一切法无味。
普同一味
【三藏法数】
此喻焰慧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无差别功德,与佛如来同一体相也。
心无味著
【三藏法数】
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以慧根迟钝,及少方便,不得寂静,故于胜定,无所乐著,是为心无味著。
【三藏法数】
谓甘淡咸苦等味,以其实可尝知,故名色也。
味界
【三藏法数】
谓舌所尝一切诸味,名为味界。
味因
【三藏法数】
味因即味尘也。谓药王、药上二法王子等,于无始劫,为世良医,一切草木金石之味,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皆是本然清净妙味,从是开悟,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證,味因为上。(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