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1,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周世
智周
周岁
三周
周瑜
兴周
周视
西周
周历
周邦
周成
后周
周德
周京
周悉
《韵府拾遗 霁韵》:周世
论衡孔子周世多力之人也作春秋删五经
分类:周世
《国语辞典》:智周  拼音:zhì zhōu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徐,濮阳(今属河南)人。中国佛教唯识宗三祖,他继承窥基、慧沼的学说,并将唯识宗旨传与新罗僧人智凤、智鸾、智雄及日本学僧玄昉等人。使唯识宗流传海外。
《國語辭典》:周岁(週歲)  拼音:zhōu suì
婴儿出生满一年。也作「周岁」。
《漢語大詞典》:三周
(1).古代亲迎之礼。新郎亲御妇车,车轮行三周匝,再交由御人驾御。仪礼·士婚礼“御者代” 汉 郑玄 注:“行车轮三周,御者乃代壻。”礼记·昏义:“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御轮三周。” 孔颖达 疏:“御轮三周者,谓壻御妇车之轮三匝。”
(2).三度环绕。《左传·成公二年》:“ 齐 师败绩,逐之,三周 华不注 。”
(3).三周年。南史·循吏传序:“郡县居职,以三周为小满。”
《国语辞典》:周瑜  拼音:zhōu yú
人名。(西元175~210)字公瑾,汉末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有文武才,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为吴水军都督,败曹操于赤壁,拜前将军,领南郡太守。也称为「周郎」、「周公瑾」。
《骈字类编》:兴周(兴周)
书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传言天美文王兴周者以文王惟卜之用故能安受此天命乱范成大文王庙诗堂堂十 欲兴周
《漢語大詞典》:周视(周視)
(1).巡视。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隄防。”
(2).谓仔细察看。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於是 少霞 方更周视,遂为鹿幘人促之,怱遽而返,醒然遂寤。” 邹鲁 《中国同盟会·略地规则》:“防火害。命巡查周视,以防火警。”
《國語辭典》:西周  拼音:xī zhōu
1.朝代名。(西元前1111~771)周武王至幽王定都镐京,故称为「西周」。
2.国名。周考王以王城故地封其弟揭,后称为「西周」。
《漢語大詞典》:周历(周歷)
遍历;遍游。后汉书·蔡邕传:“﹝ 邕 ﹞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閒,周歷三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 叶法善 ﹞於四海六合,名山洞天,咸所周歷。”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黄子 文而思,通以瑟,周歷大地。”
分類:周历遍游
《漢語大詞典》:周邦
举国。《诗·大雅·崧高》:“周邦咸喜,戎有良翰。” 郑玄 笺:“周,徧也。”
分類:举国
《漢語大詞典》:周成
即 周成王 。 汉 班固 《东都赋》:“迁都改邑,有 殷 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 周成 隆平之制焉。”参见“ 成康 ”。
分類:周成王
《漢語大詞典》:成康
周成王 与 周康王 的并称。史称其时天下安宁,刑措不用,故用以称至治之世。《诗·周颂·执竞》:“不显 成 康 ,上帝是皇。”汉书·景帝纪赞:“ 周 云 成 康 , 汉 言 文 景 ,美矣。” 元 揭傒斯 《奎章阁贺表》:“惟上有 成 康 之君,下有 周 召 之臣。”
《國語辭典》:后周(後周)  拼音:hòu zhōu
朝代名:(1)(西元951~960)五代诸朝之一。郭威灭后汉所建,国号周,都开封。恭帝时,被大将赵匡胤逼迫让位。史称为「后周」。(2)北周的别名。参见「北周」条。
《漢語大詞典》:周德
(1). 周 代的德治。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 周 德矣,吾其能与 许 争乎?”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故 啟 灭 有扈 而 夏 功昭, 成 克 商 奄 而 周 德著。”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 周 德恭明祀, 汉 道尊光灵。”
(2).忠信的德行。国语·郑语:“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 韦昭 注:“忠信为周。”
分類:忠信德行
《漢語大詞典》:周京
周 之京城。《诗·曹风·下泉》:“愾我寤嘆,念彼 周 京。” 朱熹 集传:“ 周 京,天子所居也。”
分類:京城
《漢語大詞典》:周悉
周到详尽。北齐书·昭帝纪:“诚如卿言。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 唐 韩愈 《进〈顺宗实录〉表状》:“监修 李吉甫 授臣以前史官 韦处厚 所撰先帝实録三卷,云未周悉,令臣重修。”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敬君喜谈学,津津经术,或者谓公大儒,将遗略细务,而君综理周悉,如櫛之如髮。” 清 尤侗 《〈坚瓠秘集〉序》:“凡六经之所不及者,靡不博记而周悉。”
分類:周到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