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9,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吾将老
吾岂匏瓜
吾无为善
吾伊
吾语汝
羡金吾
小庾
徐庾
一国三公
伊吾志
张吾军
词典
吾道
吾家
吾生
吾庐
典故
吾将老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隐公·传十一年〉~82~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典故
吾岂匏瓜


《论语注疏·阳货》~54~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典故
吾无为善

相关人物
子产
 
罕虎


《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产归,未至,闻子皮卒,哭,且曰:『吾巳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

例句

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 王维 哭祖六自虚

典故

《豫章集》卷五〈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其一:「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典故
吾语汝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阳货》~55~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典故
羡金吾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光烈阴皇后纪》
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及光武为司隶校尉,方西之洛阳,令后归新野。及邓奉起兵,后兄识为之将,后随家属徙淯阳,止于奉舍。

例句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王翰 饮马长城窟行

典故
相关人物
庾信
 
庾肩吾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列传·庾信〉~2793~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累迁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例句

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小庾甚风流。 韩翃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

典故
相关人物
庾信
 
庾肩吾
 
徐摛
 
徐陵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列传·庾信〉~2793~
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例句

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 孟郊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南朝徐庾流,洛下忆同游。 罗隐 商于驿与于蕴玉话别

典故
一国三公

相关人物
士蔿
 
夷吾
 
晋献公
 
重耳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僖公·传五年〉~206~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蔿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雠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雠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脩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句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杜甫 草堂

典故
伊吾志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2909~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屯田于车师前王庭。哀平閒,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光武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竟不许之。会匈奴衰弱,莎车王贤诛灭诸国,贤死之后,遂更相攻伐。小宛、精绝、戎庐、且末为鄯善所并。渠勒、皮山为于窴所统,悉有其地。郁立、单桓、孤胡、乌贪訾离为车师所灭。后其国并复立。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臧宫〉~697~
论曰:中兴之业,诚艰难也。然敌无秦、项之彊,人资附汉之思,虽怀玺纡绂,跨陵州县,殊名诡号,千队为群,尚未足以为比功上烈也。至于山西既定,威临天下,戎羯丧其精胆,群帅贾其馀壮,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玩兵之日。臧宫、马武之徒,抚呜剑而扺掌,志驰于伊吾之北矣。光武审黄石,存包桑,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词币以礼匈奴之使,其意防盖已弘深。岂其颠沛平城之围,忍伤黥王之陈乎?
典故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来谋我,故难间也。』」晋·杜预注:「张,自侈大也。」

例句

子时专场誇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

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 韩愈 醉赠张秘书

《漢語大詞典》: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分類:学说主张
《漢語大詞典》:吾家
(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分類:同宗
《漢語大詞典》:吾生
(1).谓己之生命。《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陈维嵩 《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词:“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
(2).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 晋 陆机 《赠潘岳》诗:“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詶嘉藻,长揖愧吾生。”
《漢語大詞典》:吾庐(吾廬)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分類:屋舍
《國語辭典》:吾伊  拼音:wú yī
读书的声音。宋。黄庭坚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歌三章和之诗三首之一:「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也作「伊吾」、「咿唔」。
分類:伊吾读书
《漢語大詞典》:小庾
称 晋 荆州 刺史 庾翼 。 翼 继兄 亮 镇 武昌 。皆有名,故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小庾 在 荆州 ,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我欲为 汉高 、 魏武 何如?’一坐莫答。” 唐 韩翃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诗:“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 小庾 甚风流。” 清 陈维嵩 《小秦淮曲》:“谁将碎雨零烟痕,説向风流 小庾 知。”
《漢語大詞典》:徐庾
南朝 陈 徐陵 和 北周 庾信 的并称。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大 唐 修晋书,作者皆当代词人,远弃 史 班 ,近宗 徐 庾 。”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陈子龙》:“其四六跨 徐 庾 ,论策视二 苏 。”
《漢語大詞典》:张吾军(張吾軍)
谓壮大自己的声势。语出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 元 薛昂夫 《阳春曲》之二:“耐惊耐怕黄虀瓮,长满长乾老酒盆,一贫儘可张吾军。”
《漢語大詞典》:张军(張軍)
陈兵。管子·七法:“张军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韩非子·初见秦:“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分類: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