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吹火  拼音:chuī huǒ
吹气让火烧旺。《淮南子。说山》:「或吹火而然,或吹火而灭,所以吹者异也。」唐。郑谷 淮上渔者诗:「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國語辭典》:因风吹火(因風吹火)  拼音:yīn fēng chuī huǒ
顺著风势吹火。比喻趁著有利的形势做事。《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仆因风吹火,谅区区何足挂齿!」《歧路灯》第二一回:「承奉他们的色笑,偏会顺水推舟,怂恿他们的行事,又会因风吹火。」也作「顺风吹火」。
分類:顺势不多
《國語辭典》:引风吹火(引風吹火)  拼音:yǐn fēng chuī huǒ
招风助长火势。比喻从中煽动使事态扩大。《红楼梦》第一六回:「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乾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国语辞典》:面杖吹火(面杖吹火)  拼音:miàn zhàng chuī huǒ
(歇后语)一窍不通。因面杖乃实心之物,不可吹,无法通风。比喻人死心眼,脑筋扭转不过来,不开窍。如:「这道理很简单,为什么讲那么多遍还不懂呢?你真是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国语辞典》:赶面杖吹火(赶面杖吹火)  拼音:gǎn miàn zhàng chuī huǒ
(歇后语)一窍不通。赶面杖是做面食用的实心木棒,没有孔窍,无法拿来吹火,通风助燃。比喻人外行或完全不了解状况。如:「你问我电脑,我是赶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你还是去找专家帮忙吧。」
《漢語大詞典》:吹火筒
用以吹气助燃的筒子。 任红举 《苏环打虎》:“﹝ 苏环 ﹞抄起灶边上的吹火筒,推开大嫂就撒开两腿朝村后边跑。”
分類:助燃筒子
《國語辭典》:顺风吹火(順風吹火)  拼音:shùn fēng chuī huǒ
顺著风势吹火。比喻趁著有利的形势做事。汉。焦延寿《易林。卷六。贲之观》:「顺风吹火,牵骑骥尾,易为功力,因惧受福。」《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我虽叨在宦途,要举荐你广游大人门下,不过顺风吹火,不为难事。」也作「因风吹火」。
《國語辭典》:橐籥  拼音:tuó yuè
1.古代冶炼时用来鼓风吹火的装置。现在称为「风箱」。《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比喻自然、造化。《文选。陆机。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漢語大詞典》:橐钥
1.亦作"橐爚"。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
2.喻指造化,大自然。
3.喻指本源。
4.生发,化育。
《漢語大詞典》:巨橐
古代冶炼用的大型鼓风吹火装置。 三国 魏 曹丕 《建安诸序》:“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鍊之,至於百辟。其始成也,五色骇鑪,巨橐自鼓。” 唐 白行简 《金跃求为镆鎁赋》:“徒观其扇巨橐,鑠利金,声激射,势浮沉。”
《漢語大詞典》:虚橐
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槖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槖蘥,古代吹火的风箱,其中虽空,而风却不会穷竭。后因以“虚槖”喻天道之周遍无穷。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生涯实有始,天道终虚槖。”
《國語辭典》:火筒  拼音:huǒ tǒng
吹火的管子。《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只见火筒塞住了孔,烧不著。」
分類:吹火用具
《漢語大詞典》:炉橐(鑪橐)
(1).冶炉与风箱。墨子·备穴:“具鑪橐,橐以牛皮,鑪有两缻。”《淮南子·齐俗训》:“鑪橐埵坊设,非巧冶,不能以冶金。” 高诱 注:“鑪、橐、埵皆冶具。”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铜锡未採,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鑪橐铸鑠,乃成器。”
(2).指冶炉旁吹火令炽的风箱。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诗:“鑪橐一以动,瑞气红辉辉。”
分類:风箱吹火
《漢語大詞典》:花鞴扇
谓开花时期所吹来的风。鞴,鼓风吹火之器。 宋 陶谷 清异录·天文:“俗以开花风为花鞴扇,润花雨为花沐浴。至花老风雨断送,盖花刑耳。”
《漢語大詞典》:改籥
犹改火。籥,吹火的竹筒。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倏矣岁将改籥,持弩犹是藏机;胡然期已及瓜,解悬不辞袖手。”参见“ 改火 ”。
分類:吹火竹筒
《漢語大詞典》:改火
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刘宝楠 正义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汉 ,废於 魏 晋 以后,復於 隋 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救疾也。” 唐 史延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 宋 司马光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诗:“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