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鬼吵
无谓吵闹。《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今日是孩子的好日子,请您来是图喜欢,叫你都鬼吵来?”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这个是什么要紧的事,你两个人也这样鬼吵。”
分類:无谓吵闹
《國語辭典》:刮躁  拼音:guā zào
吵闹不休。元。商道〈新水令。彩云声断紫鸾箫套。七弟兄〉曲:「懊恼、这宵、受煎熬。被凄凉一弄儿相刮躁。」也作「聒噪」、「聒躁」。
《國語辭典》:和闹(和鬧)  拼音:hé nào
凑热闹、喧闹。《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众人都和闹著,正在那里分豁不开,只见王老员外和女儿一步一攧走回家来,见了女婿尸身,哭了一场。」
分類:吵闹
《漢語大詞典》:吵翻
(1).犹争吵,吵闹。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看这光景,我走后,管保又有场吵翻。”
(2).谓因争吵彼此之间态度突然变坏,感情破裂。如:因为一丁点儿事,他俩吵翻了。
《漢語大詞典》:吵螺蛳(吵螺螄)
亦作“ 吵螺丝 ”。 找别扭;吵闹。《群强报》1920.5:“你这书是诚心往公案套子上找辙,这不叫诚心吵螺蛳吗?”《实事白话报》1926.1.7:“单说 二成 这位媳妇……骄悍比婆婆还要加倍,自过门之后,没有一天不吵螺丝。”《实事白话报》1926.2.21:“﹝ 陶生 ﹞猛孤丁的由床上爬起,说:‘你们这不是诚心吵螺丝?’”
分類:别扭吵闹
《漢語大詞典》:畅叫扬疾(暢叫揚疾)
谓大吵大闹。“畅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痴,不辨个高低,畅叫扬疾。”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三折:“我可也不和你畅叫扬疾,谁共你磕牙抖嘴。”亦省作“ 畅叫 ”。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俺哥哥除死无大灾,何须你畅叫廝花白。”
分類:吵闹
《國語辭典》:唱叫扬疾(唱叫揚疾)  拼音:chàng jiào yáng jí
大声喊叫,吵闹。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飞。」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则听的唱叫扬疾闹怎么?我与你观绝罢!」
《漢語大詞典》:訬訬
形容吵闹不休。 明 冯惟敏 《傍妆台·效中麓体》曲之六:“闹訬訬,甜言美语枉徒劳,再休提空口説空话,虚套弄虚嚣。” 明 冯惟敏 《新水令·贺凤渚公镇易州》套曲:“呀,只听的满路闹訬訬。”
分類:吵闹不休
《漢語大詞典》:碍叫(礙叫)
争吵,吵闹。 明 无名氏 《薛苞认母》第二折:“您不肯坟前走一遭。你则待寻些碍叫,把家缘家计,尽都分了。”
分類:争吵吵闹
《漢語大詞典》:大厮并(大厮併)
大争斗,大吵闹。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更有场大厮併,月夜高烧絳蜡灯,只愁那烦扰非轻。”
分類:争斗吵闹
《漢語大詞典》:闹喳喳(鬧喳喳)
吵闹貌;喧闹貌。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启寇》:“他守着个闹喳喳的画卯堂着甚科,倒把个翠臻臻画眉臺脱了窝。”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合仙》:“闹喳喳孝堂何处也,你个痴人。” 清 杨米人 《都门竹枝词》之六六:“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
《国语辞典》:拾头打滚(拾头打滚)  拼音:shí tóu dǎ gǔn
以头撞地,在地上打滚。形容人撒泼吵闹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媒人寻到那里,合他拾头打滚,说他没天理,凭空毁人亲事。」《红楼梦》第八○回:「他虽不敢还言还手,便大撒泼性,拾头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
《國語辭典》:蓐恼(蓐惱)  拼音:rù nǎo
打搅、骚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最要蓐恼那悭吝财主,无义富人,逢场作戏,做出笑话。」也作「蒿恼」、「薅恼」。
分類:打搅吵闹
《漢語大詞典》:雀喧鸠聚(雀喧鳩聚)
形容纷乱吵闹。 唐 罗隐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诗:“还有市鄽沽酒客,雀喧鳩聚话蹄涔。” 清 钱谦益 《依韵答江上李贯之》:“雀喧鳩聚亦汹汹,寂寞秋江媿 卧龙 。”
分類:纷乱吵闹
《漢語大詞典》:家烦宅乱(家煩宅亂)
家中上下不得安宁。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 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母亲,不要家烦宅乱,枉惹人耻笑,我则今日辞了母亲,我往 汴京 寻我舅舅,自做个营运去。”亦作“ 家反宅乱 ”、“ 家翻宅乱 ”。《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 月娘 道:‘他见你家反宅乱要去,你管他腿事?’”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你想那一年,我説了 林姑娘 要回南去,把 宝玉 没急死了,閙得家翻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