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闵刻本
潘公展
钱玄同
戴季陶
丁是娥
陈立夫
《国语辞典》:闵刻本(闵刻本)  拼音:mǐn kē běn
一种私刻本。由明朝吴兴闵齐伋家首创朱墨和五色的套版,故称为「闵刻本」。版刻字体方正,纸色洁白,行疏幅广,颇为悦目。如:「在版本学中,提到套印本就不可能略过闵刻本。」
《国语辞典》:潘公展  拼音:pān gōng zhǎn
人名。(西元1895~1975)浙江吴兴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历任上海商报、申报主笔、晨报总经理兼社长、中国公学副校长、上海申报社长、上海市议会议长、美国纽约新报主笔、华美日报社长兼主笔。著有潘公展先生言论选集。
《国语辞典》:钱玄同(钱玄同)  拼音:qián xuán tóng
人名。(西元1887~1939)原名夏,以字行,浙江吴兴人。列章炳麟门,精于文字音韵之学;又尝师事崔适,以今文家怀疑精神治古史,因又自号疑古。工书,颇为时所重。曾倡导文体解放、汉字改革,于新文化运动,多所贡献。历任各大学教授,以讲学终其生;著述多散见各刊物,成书者有《文字学音篇》、《说文部首今读表》等。
《漢語大詞典》:戴季陶
(1891-1949)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传贤。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孙中山秘书,协助孙组织中华革命党。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25年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书,歪曲孙中山的革命学说,散布反共、反对工农运动的言论,形成“戴季陶主义”,并支持西山会议派的主张。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曾任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漢語大詞典》:丁是娥
(1923-1988)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女。九岁学艺,演花旦、正旦。1949年后致力于沪剧改革,主演《罗汉钱》《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唱腔绮丽多彩,善于抒发感情。曾任上海沪剧院院长。
《漢語大詞典》:陈立夫
(1900-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陈果夫之弟。早年赴美国留学。1926年任蒋介石机要秘书。1928年参与组织复兴社。后与陈果夫组织中央俱乐部(即“cc”),长期主持中央调查统计局(即“中统”)。1933年与陈果夫建立中国农民银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立法院副院长。1949年去台湾,1950年旅居美国。1969年回台湾,从事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