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启路(啓路)
开路;开道。《楚辞·远游》:“歷太皓以右转兮,前 飞廉 以启路。” 王逸 注:“ 风伯 先导,以开径也。”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託乘於后车。” 晋 潘岳 《寡妇赋》:“龙轜儼其星驾兮,飞旐翩以启路。”
分類:开路开道
《漢語大詞典》:启居
跪和坐。均为古人家居生活行为,因泛指安居。《诗·小雅·采薇》:“不遑启居, 玁狁 之故。” 郑玄 笺:“启,跪也。”《淮南子·泰族训》:“﹝ 张仪 苏秦 ﹞浊乱天下,挠滑诸侯,使百姓不遑启居。”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静躬自察,启居匪地。”
《骈字类编》:时启(时启)
晋书陆机传苟时启于天理尽于人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
《漢語大詞典》:启殡(啓殯)
出殡。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捨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 温成皇后 启殯,帝不御前后殿,百官进名奉慰。”
分類:出殡
《國語辭典》:启衅(啟釁)  拼音:qǐ xìn
挑起冲突。《明史。卷二一一。梁震传》:「凡启衅者,谓寇不扰边,我横挑邀功也。」也作「起衅」。
《漢語大詞典》:启扃
谓开门。 宋 洪迈 《夷坚三志辛·阎大翁》:“媪始悟,亟率直童启扃,造龕前焚香献纸钱以谢过。”
分類:开门
《漢語大詞典》:山公启
同“山公啟事”。 启,亦写作“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辞谨敬,多乖 释迦 之书;文牒卑恭,翻豫 山公 之启。” 唐 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词》之二:“本谓 山公 啟,而今殁始扬。” 宋 黄庭坚 《踏莎行·临水夭桃》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綺,芭蕉渐展 山公 啟。”
分類:写作
《漢語大詞典》:启陈(啓陳)
启禀;陈述。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亲王入境,不孝曾启陈:‘诸逆帅观望可疑,宜加防备;逆贼水师战船,宜早收罗。’”
分類:陈述
《國語辭典》:夏启(夏啟)  拼音:xià qǐ
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遂开君主世袭的局面。在位九年而卒。
《骈字类编》:日启(日启)
宋书武帝纪出藩入辅弘兹保弼阜财利用繁殖生民编户岁滋疆宇日启导德明刑四境有截
《骈字类编》:夜启(夜启)
唐 马戴 送国子韦丞 遥聆茂陵下,夜启竹扉闲。
《國語辭典》:启程(啟程)  拼音:qǐ chéng
动身前往。如:「她明天就要启程到法国留学,一偿多年夙愿。」
《漢語大詞典》:别启
告别的书信。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三出:“我留下别启一封,谢你主人。”
分類:告别书信
《漢語大詞典》:咨启(咨啓)
犹禀报。三国志·魏志·明元郭皇后传:“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於太后而后施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某去,便当咨启,至期则皆至此矣。” 明 高明 《琵琶记·激怒当朝》:“恩官且听咨启: 蔡状元 闻説皱眉,忠和孝,恩和义,念父母八十年餘,况已娶了妻室,再婚重娶非礼。”
分類:禀报
《國語辭典》:书启(書啟)  拼音:shū qǐ
1.旧时官署中掌管书牍的人。《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林之孝家的答应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帖去请妙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接办大关的札子,已经发了下来,大约半个月内,我就要到差,我想屈你做一个书启。」
2.书信。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翠翠传》:「书启堆案,无人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