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2,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启处
光启
大启
启闭
上启
启封
启运
启户
肇启
启明
启发
启扉
拜启
密启
启关
《國語辭典》:启处(啟處)  拼音:qǐ chǔ
安居、休息。《诗经。小雅。四牝》:「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东西诛战,不遑启处。」
分類:安居
《漢語大詞典》:启居
跪和坐。均为古人家居生活行为,因泛指安居。《诗·小雅·采薇》:“不遑启居, 玁狁 之故。” 郑玄 笺:“启,跪也。”《淮南子·泰族训》:“﹝ 张仪 苏秦 ﹞浊乱天下,挠滑诸侯,使百姓不遑启居。”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静躬自察,启居匪地。”
《國語辭典》:光启(光啟)  拼音:guāng qǐ
1.唐朝僖宗的年号(西元885~887)。
2.扩大。《左传。襄公十年》:「君若犹辱镇抚宋国,而以偪阳,光启寡君,群臣安矣。其何贶如之。」北齐。朱玚〈与徐陵请王琳首书〉:「洎王业光启,鼎祚有归。」
分類:扩大
《骈字类编》:大启(大启)
诗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可国语距险而邻于小若加之以德 以大启
《國語辭典》:启闭(啟閉)  拼音:qǐ bì
1.开闭。《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梁书。卷五一。处士列传。何点》:「别为小閤室,寝处其中,躬自启闭,僮仆无得至者。」
2.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启闭」泛指节气。
《漢語大詞典》:上启
上奏;禀告。 南朝 梁 萧统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某皇恐再拜,上启小娘子妆前:即日孟春谨时,恭惟懿候起居万福。”
分類:上奏禀告
《國語辭典》:启封(啟封)  拼音:qǐ fēng
1.拆开封闭物。《列子。汤问》:「匣而藏之,未尝启封。」后亦特指将查封房屋、器物的封条撕去。如:「他的公寓,自去年被查封到现在,仍未启封。」
2.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宗族或有功的臣子。唐。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启〉:「君臣相遇,播于乐章,山河启封,载在盟府。」
《國語辭典》:启运(啟運)  拼音:qǐ yùn
开始运送。如:「这批货物何时启运?」
《漢語大詞典》:启户(啓户)
(1).开门。 汉 焦赣 《易林·临之姤》:“牙孽生齿,室堂启户。幽人利贞,鼓翼起舞。”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 左伯桃 ﹞乃推开篱障,轻叩柴门。中有一人,启户而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清晓启户,有一兔缓步而入。”
(2).指打开洞穴之口。礼记·月令:“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孔颖达 疏:“户,谓穴也。” 陈澔 集说:“谓始穿其穴而出。”
《漢語大詞典》:肇启(肇啓)
初创;开始。 晋 张华 《正旦大会行礼诗》之三:“肇启 晋 宇,遂登皇基。” 南朝 梁 沈约 《为南郡王让中军表》:“皇衢肇启,鼎运始资。” 清 周亮工 《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顾厨之难可以不作,而党錮之衅不至肇启於身,则皆母之教训有以保全之也。” 李大钊 《阶级竞争与互助》:“他是确信人类真历史的第一页当与互助的经济组织同时肇启。”
分類:初创开始
《國語辭典》:启明(啟明)  拼音:qǐ míng
1.针对失明者施予教育。如:「启明学校」。
2.日出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参见「金星」条。
《國語辭典》:启发(啟發)  拼音:qǐ fā
1.诱导开发,使其领悟通晓。语本《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汉。班固〈典引〉:「犹启发愤满,觉悟童蒙。」
2.阐扬、发挥。《文选。班固。西都赋》:「启发篇章,校理秘文。」《晋书。卷九四。隐逸传。索袭传》:「游思于阴阳之术,著天文地理十馀篇,多所启发。」
《高级汉语词典》:启扉
开门
《漢語大詞典》:拜启(拜啓)
犹敬启。书信开头或结尾时的敬语。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拜启者:前尝由 江户 奉一书,想经察入。”如:某某拜启。
《漢語大詞典》:密启(密啓)
(1).秘密启奏、启禀。晋书·贾充传:“先是 羊祜 密启留 充 ,及是,帝以语 充 。”云笈七籤卷四:“ 娄化 乃因后堂道士 殳季真 密启之,帝即命使逼取。”
(2).秘密的书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辛亥两察之争:“掌 河南道 御史 张京兆 ,具密啟于吏部尚书 孙丕扬 ,谓 明时 前疏要挟免察。”
《漢語大詞典》:启关(啓關)
(1).谓开门。关,门闩。周礼·春官·巾车:“及墓,嘑启关陈车。” 郑玄 注:“关,墓门也。” 唐 韩偓 《寄邻庄道侣》诗:“闻説经旬不启关,药窗谁伴醉开颜。”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天池庙主》:“﹝团练﹞至未时出启关,醉容溢面。”
(2).打开关隘之门。战国策·秦策二:“ 楚 之相 秦 者 屈盖 ,为 楚 和於 秦 , 秦 启关而听 楚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