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5,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吕成务
吕大求
吕蔚
吕蒙巽
吕长吉
吕公绰(仲裕 )
吕□□
吕务简
吕皓
吕洎
吕绍宁
吕士宗
吕士龙
吕公弼(宝臣 惠穆 )
吕璹(季玉 )
吕成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八年(1030)任广德军知军。
吕大求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郢州知州。
吕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睦州知州。
吕蒙巽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二年(1035)任海州知州。
吕长吉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四年(1037)任登州知州。
吕公绰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55 【介绍】: 宋寿州人,字仲裕。吕夷简子。以荫补将作监丞。累迁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兼提举修祭器。尝以郊庙祭器制度多违礼,请悉更造,又编集《郊祀总仪》进上。后历龙图阁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官至右司郎中,未拜卒。其父执政时,多涉干请,尝泄漏除拜以市恩,时人比之窦申。
全宋文·卷五四九
吕公绰(九九九——一○五五),字仲裕,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长子。荫补将作监丞、知陈留县。天圣中为馆阁对读。改集贤校理,迁太子中允。景祐二年判吏部南曹,庆历元年同判太常寺。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为史馆修撰。三年父罢相,直集贤院,同管勾国子监,出知郑州。庆历末,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集贤殿修撰。皇祐中知永兴军,改枢密直学士、知秦州。迁刑部郎中,召为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未拜。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七。见王圭《华阳集》卷三八《吕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有附传。
吕□□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吕务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抚州知州。
吕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三
吕皓,仁宗时人。
吕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二年(1042)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吕绍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九六
吕绍宁,庆历初为福建路转运使。三年,以盐铁判官、司勋员外郎出为淮南转运使。四年,以司勋员外郎知洪州。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淳熙三山志》卷一一,《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吕士宗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明道二年(1033)任衢州知州。庆历五年(1045)任广德军知军。皇祐三年(1051)任台州知州。
吕士龙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元元年(1038)任泉州知州。元宝二年(1039)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皇祐三年(1051)任梓州知州兼安抚使。皇祐五年(1053)任滑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3 【介绍】: 宋寿州人,字宝臣。吕公绰弟。以荫补官,赐进士出身。积迁直史馆、河北转运使,始通漕运,移屯兵就食京东,为仁宗赏识,擢都转运使。英宗初,拜枢密副使。神宗立,进枢密使。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太原府,徒知郑州,判秦州。卒谥惠穆。
全宋诗
吕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宝臣,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夷简次子。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赐进士出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同判太府寺将作监,迁直史馆。为河北转运使,权知开封府。英宗即位,加给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除枢密副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枢密使(《宋史》卷二一一《宰辅表二》)。六年,为西太一宫使,卒,年六十七。谥惠穆。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范镇《吕惠穆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六二
吕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宝臣,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次子。以父荫补官,赐进士出身。仁宗朝历任河北转运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及渭、延、成都等州府。英宗即位,召为权三司使,治平二年拜枢密副使。神宗立,进枢密使。熙宁三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观文殿学士出知太原府。徙知郑州,以宣徽南院使判秦州。熙宁六年卒,年六十七。赠太尉,谥惠穆。见范镇《吕惠穆公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季玉。吕惠卿父。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为漳浦令,教民焚燎而耕。通判宣州,击侬智高,有功,擢开封府司录。鞫中人史志聪役卫卒伐木事,志聪以谪去。官终光禄卿。
全宋诗
吕璹(?~一○七○),字季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惠卿父。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清源文献·姓名爵里》),知漳浦县,通判宜州。官至光禄卿。神宗熙宁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五)。事见《宋史》卷四七一《吕惠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