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向日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向日升,字青樠,湖广承天府钟祥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梁山令,调丹徒,迁兵部主事,升兵部员外郎,天启二年升贵州右参议,分守思仁,时奢安之乱起,安邦彦围困贵阳,贵州巡抚王三善于十二月分兵三路,自将二万人,与监军道参议向日升,副总兵刘超,参将杨明楷、刘志敏、孙元谟、中等由中路,当贼锋,破贼于龙里、毕铺,获安邦彦亲弟阿伦等,遂抵贵阳城下,贼解围去。三年闰十月,三善督同总理鲁钦、总镇马炯、监军道尹伸、岳具仰、向日升等,各领兵渡渭河,贼众溃散,明军抵达安氏老巢大方,安位偕母奢社辉焚大方老巢,窜入火灼堡,贼首安邦彦、奢寅逃匿织金。十一月,录川贵捣巢解围功,向日升加升一级。后王三善陷贼而死,五年正月,贵州总督蔡复一疏题监军参议向日升从旧抚破贼,又运米以济兵食,旧抚颇慰藉之,然非所急也。所监一路军最弱,而所陈说,旧抚辄面折之。日升知军危,而不敢告,载胥及溺,宜与诸臣分罪。然自七月来,臣以板角一路九千馀卒付日升,督理道路,窎远饷,不时继,抚饥疲,冒凶惧,拮据亦勤矣。且与刘超同解围功,超拜大帅,日升未录也,以后日之罪,折前日之功,宜罚旧俸二年,免其戴罪。此后督兵理饷,果有成劳,亦以功论者也。后升陕西参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九
向日贞,字一存,成都人。康熙癸巳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御史。
《漢語大詞典》:丹葵
向日的葵花。比喻忠君之心。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对策》:“声名一日天下闻,纷纷时彦属后尘,愿展丹葵不负臣邻。”
分類:向日葵花
《漢語大詞典》:金燧
古代向日取火的铜制工具。形状像镜。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 郑玄 注:“金燧,可取火于日。” 孙希旦 集解:“ 成伯璵 谓‘冬至日子时铸铜为鉴,谓之阳遂,夏至日午时铸铜为鑑,谓之阴鉴。’是金遂亦鉴类,其状相似,欲取火则向日照之,以引取其火也。” 南朝 陈 徐陵 《河东康简王墓志》:“淑貌与金燧相宜,清颜与玉壶同照。”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九华天仙》:“吾归矣!仙宫久离,洞户无人管之,专俟吾归。欲要开金燧,千万频修已。”
《国语辞典》:西原借款  拼音:xī yuán jiè kuǎn
西元一九一八年段祺瑞任内阁时,向日本所举的借款,经手人为日本银行家西原龟藏,故称为「西原借款」。
《国语辞典》:向日性  拼音:xiàng rì xìng
植物器官会偏向日光所照方向生长的特性。也称为「向光性」、「正屈光性」。参见「向光性」条。
《国语辞典》:燧火镜(燧火镜)  拼音:suì huǒ jìng
一种铜制的镜子。照物则影像颠倒,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火出。见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
《漢語大詞典》:取燧
谓用铜制的凹镜向日取火。《淮南子·览冥训》:“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