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木鱼书
六卿分晋
六岁穰,六岁旱
《國語辭典》:木鱼书(木魚書)  拼音:mù yú shū
一种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的曲艺。宝卷传入广东后,与当地民歌合流而成,早期佛教徒传唱佛教故事,敲击木鱼为节拍,后说唱民间故事,唱词七字句为主,音乐节拍自由,无起板和过门。现存作品有《花笺记》、《背解红罗》等百馀种,多为长篇。也称为「木鱼歌」、「沐浴歌」。
《漢語大詞典》:六卿分晋(六卿分晉)
春秋 后期, 晋国 范氏 、 中行氏 、 知氏 、 韩氏 、 赵氏 、 魏氏 六卿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 晋 室瓦解,最后分立为 赵 、 韩 、 魏 三国,史称“六卿分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三:“ 赵 倚龙虎鬭, 晋 为六卿分。”
分類:后期中行
《漢語大詞典》:六岁穰,六岁旱
1.春秋后期出现的一种农业丰歉循环学说。《史记。货殖列传》:"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据越绝书应为"康");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歳一大饥。"《越绝书。计倪内经》:"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歳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太阴即木星,每十二年绕天空运行一周,木星运行至酉称岁在金,为"穰",即大丰年;又六年运行至卯是岁在木,为"康",即小丰年;运行至子是岁在水,为"毁",即大荒年;隔六年至午是岁在火,又为旱年。这就形成所谓六年一穰,六年一旱或十二年一大饥的循环。这种主张反映了古人想掌握农业生产丰歉的规律,以便趋利避害,达到国富民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