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改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崇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为灵武道大总管,亳、宋、常、越、许等州刺史。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复出为申、徐诸州刺史。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崇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有《姚崇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六首。
全唐文·卷二百六
崇字元之。陜州硖石人。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凤阁侍郎。为张易之所谮。改司仆卿。犹同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神龙元年。预谋诛张易之兄弟。以功封梁县侯。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中书令。先天二年改紫微令。进封梁国公。授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