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名目  拼音:míng mù
1.事物的名称。《隋书。卷六七。列传。裴矩》:「虽大宛以来,略知户数,而诸国山川未有名目。」《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季才听了『三万选』三字,却合了从前大题三万选的名目,心中甚喜,就叫他拿来。」
2.被别人称赞。《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傅嘏》:「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
《国语辞典》:名目利率  拼音:míng mù lì lǜ
金融机构挂牌所标示的利率或债券的票面利率,此利率需减去通货膨胀因素的损失,才是实质利率。
《国语辞典》:社会名目财富(社会名目财富)  拼音:shè huì míng mù cái fù
相对于实质所得的一种资产。如股票、房地产上涨而带来的财富增加。此种所得往往随著资产市价的变动而升降。
《國語辭典》:巧立名目  拼音:qiǎo lì míng mù
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明史。卷一九二。张原传》:「民既困矣,而贡献者复巧立名目,争新竞异,号曰:『孝顺』。」《清史稿。卷二九四。诺岷传》:「上屡饬各省督察有司,耗羡既归公,不得巧立名目,复有所取于民。」
《漢語大詞典》:巧作名目
巧立名目。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分類:巧立名目
《漢語大詞典》:名目繁多
大量,各种各样。例如:中队长的任务名目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