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名刺  拼音:míng cì
载有姓名、职位等,用来自我介绍或作为与人联系的纸片。唐。元稹 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郑隆素知似道奸邪,怕他难与共事,乃具名刺,先献诗。」也作「名片」。
分類:名刺名片
《國語辭典》:刺字  拼音:cì zì
古时在罪犯的肌肤上刺字后染墨。依罪刑轻重的不同,分为刺臂与刺面二种。
《國語辭典》:名榜  拼音:míng bǎng
亲笔签名的信。《喻世明言。卷三四。李公子救蛇获称心》:「东人有名榜在此,欲见解元,未敢擅便。」
《漢語大詞典》:书刺(書刺)
(1).写名刺。后汉书·王符传:“后度辽将军 皇甫规 解官归 安定 ,乡人有以货得 雁门 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謁 规 。”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书姓字於奏上曰书刺。”
(2).指书札;名刺。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可命御史严諭百僚与出使之官,絶书刺往还之礼。”
《漢語大詞典》:单刺(單刺)
名刺。《南史·王昙首传》:“既无墨敕,又闕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分類:名刺
《國語辭典》:职名(職名)  拼音:zhí míng
1.名片的旧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五出:「职名早投,职名早投,大家去上书陈情,拥入皇州。」
2.职务的名称。《六部成语注解。吏部》:「职名:此员官职姓名。」
《國語辭典》:头衔(頭銜)  拼音:tóu xián
职位、官位的称号。如:「他有好多头衔。」唐。杜牧 陕州醉赠裴四同年诗:「自笑与君三岁别,头衔依旧鬓丝多。」
《國語辭典》:荆轲(荊軻)  拼音:jīng kē
人名。(?~西元前227),字公叔,战国时卫人。好读书击剑。燕王喜二十八年,带著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欲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
《國語辭典》:谒见(謁見)  拼音:yè jiàn
通名刺进见。多对尊长而言。《后汉书。卷四四。张禹传》:「况为郡吏,谒见光武。」《三国演义》第六三回:「玄德亲自谒见,请问其故。」
《漢語大詞典》:漫刺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禰衡 ﹞ 建安 初来游 许 下,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后因以“漫刺”指名刺。 宋 欧阳修 《上胥学士启》:“是宜殫重趼宿舂之劳,怀漫刺署里之字。”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若初非隶属,但恃雅素,趦趄日进,怀漫刺俛首 樊知客 辈,固多不自爱重者。”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二:“ 韩侂胄 为相时,尝招致 水心 叶适 ,已在坐,忽门外有以漫刺求謁者,题曰:‘ 水心 叶适 候见。’”
分類:指名名刺
《漢語大詞典》:荆聂(荆聶)
荆轲 和 聂政 的并称。 战国 时著名刺客,后亦以谓仗义行侠者。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计虑先於神明,智勇百於 荆 聂 。” 唐 无名氏 《薛昭传》:“君,义夫也,脱人之祸而自当之,真 荆 聂 之儔也。” 清 陈维嵩 《满江红·将发梁溪酒后与吴薗次》词:“臣醒而狂,问何处再寻 荆 聂 ?” 梁启超 《记东侠》:“乃至僧而亦侠,医而亦侠,妇女而亦侠, 荆 聂 肩比, 朱 郭 斗量。”
《國語辭典》:刺谒(刺謁)  拼音:cì yè
递上名帖拜见。唐。薛调《无双传》:「由是乃刺谒,以从侄礼见遂中,具道本末。」
分類:名刺求见
《漢語大詞典》:客刺
名刺,名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东莞 臧逢世 ,年二十餘,欲读 班固 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 刘缓 ,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 王利器 集解引 胡三省 资治通鉴注:“书姓名于奏白曰刺。”
分類:名刺名片
《漢語大詞典》:袖刺
置名刺於袖中,以备拜谒时通名。 宋 林逋 《送僧休复之京师》诗:“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 明 无名氏 《西轩客谈》:“有客曳长裾,袖刺謁豪閎;低头拜閽者,始得通姓名。”
《漢語大詞典》:灭刺(滅刺)
让名刺上的文字漫灭。谓不愿投名刺以干谒。语本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 唐 黄滔 《谢试官》:“而 滔 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 禰 鶚,大惧 温 犀,固当絶望超隅,甘心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