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寂泊
(1).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晋书·束晳传》:“将研六籍以训世,守寂泊以镇俗,偶 郑老 於海隅,匹 严叟 於僻 蜀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观三世以其梦,抚六度以取道,乘恬知以寂泊,含和理之窕窈。” 宋 苏舜钦 《送王规方叔序》:“闻善而耸,见恶而恶,未能寂泊,与天为徒,使其心气鬱律不寧,而无所辅养。”
(2).寂静无声。 章炳麟 《〈革命军〉序》:“然自 乾隆 以往,尚有 吕留良 、 曾静齐 、 周华 等持正议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
《漢語大詞典》:夸夺子(夸奪子)
谓名利之徒。 唐 韩愈 《杂诗》:“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巔。” 宋 沈辽 《古兴》诗之三:“寄语夸夺子,古人已皆然。”
分類:名利
《漢語大詞典》:虚淡
(1).清淡,不浓烈。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嚼香饵者快嗜欲而赴死,味虚淡者含天和而趋生。”
(2).清静淡泊,不追求名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乐令 女适大将军 成都王 颖 ”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乐广 ﹞在朝廷用心虚淡,时人重其贞贵,代 王戎 为尚书令。”
《漢語大詞典》:利名客
追逐名利的人。 宋 辛弃疾 《霜天晓角》词:“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分類:追逐名利
《國語辭典》:钻营(鑽營)  拼音:zuān yíng
1.巴结有权势的人。清。阮大铖《燕子笺》第七出:「科场中,钻营颇精。」《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只见一班佐贰太爷扬扬得意,有的坐轿,有的步行踱了进去。申大头恨不能咬下他一块肉来。又想道:『才是这般没廉耻的小老爷钻营出来的?』」
2.极力探讨研究。如:「他喜欢钻营书本。」
《高级汉语词典》:锁缰
枷锁和缰绳
《漢語大詞典》:靖默
沉静自守,不汲汲于名利。靖,通“ 静 ”。宋史·羊欣传:“ 欣 少靖默,无竞於人。”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人有讥其靖默不能趣时者。” 王闿运 《罗熙赞传》:“少而靖默,无竞於人。”
《漢語大詞典》:角奔
竞相奔走。多指为名利而争竞。 宋 苏轼 《策略四》:“夫天下之未平,英雄豪杰之士,务以其所长,角奔而争利,惟恐天下一日无事也。” 宋 陆九渊 《续书何始于汉》:“然而世衰道丧,利欲之途一开,而莫之或止,角奔竞逐,相师成风,如大防之一溃,漶漫衍溢,有不可復收之势。”
《漢語大詞典》:讼鹿(訟鹿)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后以“讼鹿”为计较名利得失之典。 宋 宋祁 《昼寝》诗:“梦柯向费论荣辱,讼鹿何烦竞有无。”
《漢語大詞典》:波竞(波競)
奔竞,为名利而奔走竞争。晋书·儒林传·徐邈:“ 道子 将用为吏部郎, 邈 以波竞成俗,非己所能节制,苦辞乃止。”
《漢語大詞典》:竞津(競津)
竞争的要道。指追逐名利的途径。《晋书·殷仲堪传》:“苟启竞津,虽未必不安,而其安难保。”
《国语辞典》:报官囚(报官囚)  拼音:bào guān qiú
比喻被名利欲望所羁绊而无法得到自由的人。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二折:「枉了俺这大罗仙来度脱你个报官囚,空笑杀城南老柳。」也作「抱官囚」。
《漢語大詞典》:声利客(聲利客)
谓热中于名利者。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
分類:热中名利
《漢語大詞典》:谄竞(諂競)
阿谀逢迎,以逐名利。 唐 元结 《贱士吟》:“諂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
《漢語大詞典》:动竞(動競)
犹奔竞。谓追逐名利。世说新语·文学“妙析奇致,大畅玄风” 刘孝标 注引《竹林七贤论》:“虽復使动竞之人顾观所徇,皆悵然自有振拔之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