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9 【介绍】: 唐人。李全略子。父丧,擅领留后事,重赂邻藩,求领父节,朝廷经年不问。文宗立,诏授兖海节度使等,拒命不受。后兵败伏诛。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同。宝历时乡贡进士。
释大同 朝代:后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舒之怀宁刘氏子。夙事洛下保唐满禅师出家。始习安般。业且成矣。意以为华严性海。岂局此哉。乃负锡趋翠微法会。偕伏牛元通请益。大明祖意。归乡里。茅茨投子山。以接学徒。一日赵州谂和尚。以分卫抵桐城县。同亦出山。遇诸途。未相识也。州加侦察。知是同。乃问云。莫是投子山主否。同云茶盐钱乞我一个。州先入山坐庵中。同后𢹂油一瓶至。州云。久响投子。到来只见个卖油翁。同云。汝只见卖油翁。且不识投子。州云如何是投子。同提起油瓶云。油油。州又问死中得活时如何。同云。不许衣行。投明须到。州曰。我早侯白。汝更侯黑。自是同誉播海寓。而咨询之侣。辐辏焉。中和中。巢寇扰攘天下。有渠魁。持刃问同曰。住此何为。同色不变。对以佛法。皆惩戒意。渠魁遽膜拜。脱身所著衣服施之。感泣而去。梁乾化四年甲戌四月六日趺坐而亡。寿九十六。腊四十六。凡居此山三十馀载云。
张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懿宗咸通中,官户部员外郎。僖宗乾符元年,自商州刺史征为谏议大夫。后迁容管经略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僧。嗣洞山法嗣云居道膺。后住洪州凤栖山同安寺。世称同安和尚。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姓名均不详,唐末同谷山逸人。隐其姓名,称同谷子。天复中,昭宗避难凤翔,因直赴行朝,上书两卷论十代兴亡理乱之事。昭宗览其书数日,赐以酒食。何皇后暗遣秦王欲诛之,同谷子遂奔亡,因咏《五子之歌》以讽谕之。事迹见《鉴诫录》卷二、《唐诗纪事》卷七一。《全唐诗》存诗5首。
李同 朝代:后唐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
同。后唐天成二年官左拾遗。
蔡同文 朝代:后唐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同文。后唐长兴三年官国子博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 【介绍】: 五代时幽州人。勇敢善战,好学,多礼文士。初事刘仁恭为银胡䩮指挥使,后投李克用。后唐明宗时为匡国军节度使,御吐蕃。后为京兆尹、西京留守。李从珂反,思同围凤翔,兵溃,被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2—934 自称蓟门战客,幽州(今北京)人。初事刘仁恭。哀帝天祐四年(907)归晋王李克用,为飞腾指挥使。与后梁作战时,累立战功。后唐庄宗时,累迁至郑州防御使。明宗时历任匡国、雄武、山南西道节度使、京兆尹等职。闵帝应顺元年,其为潞王李从珂所杀。王思同粗知文字,尤喜为诗,常与人唱和。新、旧《五代史》有传。《旧五代史》收录王思同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林同颖 朝代:闽国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
同颖。闽永隆时中散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长溪人,俗姓彭。嗣九峰道虔。后住洪州凤栖山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作《十玄谈》、《搜玄吟》,演说禅理,一时颇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1 俗姓彭,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南唐时禅僧。嗣九峰道虔。后住洪州凤栖山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有传。《景德传灯录》卷二九、《禅门诸祖师偈颂》存其所作《十玄谈》10首、《搜玄吟》1首,皆为演说禅理之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同。五代后梁长安人。工画山水,好作秋山寒林。学从荆浩,有出蓝之美,世称荆关。
郑同度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太平兴国三年(978)任京东路转运判官。太平兴国四年(979)京东运判,太平兴国三年四月始置,旋废。神宗熙宁中又见。
戚同文 朝代: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同文,一字文约。幼孤,以孝闻。从邑人杨悫勤励读书,不满一年,毕诵《五经》。值五代丧乱,绝意禄仕,思见天下统一,遂名同文。聚徒教授,门人登第者五十六人,范仲淹亦在其中。尚信义,好施与,不言人短。藏书甚富,好为诗。卒年七十三,门人追号坚素先生,一作正素先生。有《孟诸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同秀。龚慎仪从子。初仕南唐为内史。归宋,为御史大夫。慎仪为卢绛所杀,绛降宋,与颖同朝,颖私袖铁简,击之于朝。太祖遂诛绛,义颖而释之。太宗时,知朗州,累官检校司徒,持节营州诸军事。卒谥端。
全宋诗
龚颖,字同秀,邵武(今属福建)人。仕南唐,入宋累擢右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太宗朝知朗州(《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四引《青琐杂记》作鼎州)。事见《青箱杂记》卷二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