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同年  拼音:tóng nián
1.年岁相同。《晋书。卷六六。列传。刘弘》:「弘有干略政事之才,少家洛阳,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
2.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你我虽则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
3.同时。汉。贾谊 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漢語大詞典》:同年生
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者。 宋 范仲淹 《书澴州马岭镇夫子庙碑阴》:“予幼居 淄川郡 ,又与记室为同年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彖 安仁 , 李藩 侍郎门生。性简易。尝与同年生在 藩 座。”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张炳垣传:“ 湖南 布政使 潘公鐸 ,与其父故 湖南 桃源县 知县 介福 为同年生。”参见“ 同年 ”。
《漢語大詞典》:同年会(同年會)
科举时代称同榜及第者的聚会。 宋 赵升 朝野类要·馀纪:“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 清 叶名澧 桥西杂记·乡会同年会:“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此即今同乡同年团拜所昉。”
《漢語大詞典》:同年录
科举时代记载同年登科者姓名、年龄、籍贯、履历的册子。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题录》:“刻字的候列位老爷刊同年録。” 清 叶名澧 桥西杂记·履历减年岁:“ 宝佑 四年同年録,第一甲第九人 王应凤 。”
《漢語大詞典》:同年语(同年語)
见“ 同年而语 ”。
《漢語大詞典》:同年妹
浙江 江山 一带称船家少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同年嫂:“ 江山 船妇曰‘同年嫂’,女曰‘同年妹’,向不解其义,询之舟人,曰:‘凡业此者,皆 桐庐 严州 人,故名 桐 严 曰同年,字之讹也。’”
《漢語大詞典》:同年嫂
(1).古 安南 苗民互称对方之妻。 清 戴名世 《纪红苗事》:“﹝ 红苗 ﹞称官曰‘老皇帝’,称兵曰‘郎’,称民曰‘客’,相呼为‘同年’,呼其妇曰‘同年嫂’。”
(2). 浙江 江山 一带称船妇。参见“ 同年妹 ”。
《國語辭典》:同年而语(同年而語)  拼音:tóng nián ér yǔ
相提并论。《文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宋。苏轼 书蒲永升画后:「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升同年而语也。」也作「同日而言」、「同日而语」。
分類:相提并论
《漢語大詞典》:同年而校
犹言相提并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 马 刘 二代,斯类实繁。体若駢枝,语反简覈;岂与夫 苏軾 陈亮 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分類:相提并论
《漢語大詞典》:同年齿录(同年齒録)
指以年龄大小为序排列的同年录。《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副钦差听了这话,立刻翻出同年齿録一看,果然不错,满口答应替他开脱。”
《國語辭典》:不可同年而语(不可同年而語)  拼音: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
差别很大,不能相提并论。《文选。皇甫谧。三都赋》:「比风俗之清浊,课士人之优劣,亦不可同年而语矣。」《文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也作「不可同日而语」、「未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