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辈学(輩學)
共同学习。周礼·天官·宫正“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 汉 郑玄 注:“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会之者,使之辈作、辈学相劝帅。” 贾公彦 疏:“及其学问,又相亲及,切磋琢磨,是其辈学。”
《國語辭典》:窗友  拼音:chuāng yǒu
同学。《红楼梦》第九回:「二人吓的忙回头看时,原来是窗友名金荣者。」
《漢語大詞典》:孙庞(孫龐)
孙膑 和 庞涓 的并称。二人曾同学兵法。 庞涓 为 魏惠王 将军,忌妒 孙膑 的才能,诳他到 魏国 ,施以膑刑。后 孙膑 秘密回到 齐国 ,任 齐威王 军师,设计大败 魏 军于 马陵 。 庞涓 自刎而死。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他曾笑 孙 庞 真下愚,若是论 贾 马 非英物;正授着西征元帅府,兼领着 陕 右 河中路 。” 王季思 注:“ 孙 庞 ,谓 孙臏 、 庞涓 , 元 人有《马陵道》剧演其事。”
《漢語大詞典》:同门生(同門生)
同师受业者。犹今之同学。东观汉记·王丹传:“ 丹 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 中山 ,白 丹 ,欲往奔慰。”后汉书·桓荣传:“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 彭閎 、 扬州 从事 皋弘 。”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吾幸登科第,雅不善此;吾同门生 官君 文,乃可法也。”
《国语辞典》:共笔砚(共笔砚)  拼音:gòng bǐ yàn
一起使用毛笔、砚台等文具。比喻在一起共同学习。《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邑有楚银台之公子,少与生共笔砚,相狎。」
《国语辞典》:砚兄(砚兄)  拼音:yàn xiōng
旧称比自己年长的同学。如:「砚兄别来无恙,近有佳作乎?」
《国语辞典》:老同学(老同学)  拼音:lǎo tóng xué
很久以前就曾经在一起读书的同学。如:「我们都是老同学了,有困难要互相帮助。」
《国语辞典》:班会(班会)  拼音:bān huì
在各级学校中,由全班同学共同参加的定期集会,通常一周举行一次。
《国语辞典》:室友  拼音:shì yǒu
同住一室的朋友或同学。如:「她和小梅是室友,感情非常好。」
《国语辞典》:同学会(同学会)  拼音:tóng xué huì
毕业同学为联络感情所办的聚会。如:「为了办好毕业后第一次同学会,他们俩费尽了苦心。」
《国语辞典》:砚右(砚右)  拼音:yàn yòu
书信中用于同学间的提称语。
《國語辭典》:大师兄(大師兄)  拼音:dà shī xiōng
1.师门中最大的男弟子。此大弟子为其他弟子的大师兄。
2.清代末叶对义和团的称呼。《恨海》第二回:「毛子用的是鎗炮,大师兄用的是神兵神火。」
《漢語大詞典》:窗谊(窗誼)
同学的友情。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某忝在窗谊,因久在远方,不能分忧共患,乃令先公之罪人也。”
分類:同学友情
《漢語大詞典》:同门录(同門録)
(1).科举时代同科者的花名册。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凡有同门録及硃卷赐顾者,幸认 嘉兴府 大街文海楼书坊不误。”
(2).指同学姓名录。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
《國語辭典》:同学录(同學錄)  拼音:tóng xué lù
载有毕业届别、班别、通讯处等资料的同学名录。如:「这本同学录记载同学的资料相当详细,你要好好保存它,以便于通讯连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