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号怒
别号
立号
立号
窃号
更号
道号
号弓
寒号
新号
鸣号
号诉
号叫
十号
号山
《漢語大詞典》:号怒(號怒)
(1).大怒。 南朝 梁 刘孝仪 《弹贾执傅湛文》:“雍容之宾,未游於雕苑;号怒之容,日醉於雷池。”
(2).怒号。指风声疾厉。 唐 李白 《北风行》:“日月之赐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宋 司马光 《夏夜》诗:“须臾号怒息,清月照壁颊。”
分類:大怒风声
《國語辭典》:别号(別號)  拼音:bié hào
本名之外另取的名字。人或物皆可有别号,如唐朝李白别号青莲居士。《左传。昭公二年》:「少姜有宠于晋侯,晋侯谓之少齐。」晋。杜预。注:「为立别号,所以宠异之。」《红楼梦》第三七回:「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也作「别名」、「别字」。
《韵府拾遗 号韵》:立号(立号)
书尧典疏人主可得称帝不可得称天者以天随体而立名人主不可同天之体也无由称天者以天德立号王者可以同其德焉所以可称于帝
《韵府拾遗 豪韵》:立号(立号)
孟郊诗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國語辭典》:窃号(竊號)  拼音:qiè hào
僭称天子的尊号。《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使窃号之雄,稽颡绛阙。」南朝宋。傅亮〈策加宋公九锡文〉:「窃号之虏,显戮司寇。」
分類:帝王尊号
《漢語大詞典》:更号(更號)
(1).更换名号。史记·晋世家:“ 曲沃武公 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 晋武公 。”
(2).值更巡逻的信号。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暮,与贼比肩而入,负担巡营,知其虚实,得其更号。” 胡三省 注:“更号,持更之号。”
《國語辭典》:道号(道號)  拼音:dào hào
1.修道者的法号或别号。《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吾师覆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
2.泛指别号。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今日轻俊后生辈,乘酒纵笔,题识书画卷轴,有不著姓名,止题道号者,得不有愧于前辈乎?」
分類:修道隐逸
《漢語大詞典》:号弓(號弓)
传说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 荆山 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须拔,坠 黄帝 弓。百姓抱弓、须号泣。见史记·封禅书。后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二:“晏车悲卤簿,《广乐》《簫韶》,最愴号弓处,龙髯上紫霄。” 明 张煌言 《三月十九日有感甲申之变》诗之一:“ 燕山 春老泣啼鹃,屈指号弓十八年。”
《骈字类编》:寒号(寒号)
本草五灵脂即寒号虫矢
《韵府拾遗 号韵》:新号(新号)
薛汉诗黼饰资旧臣优渥发新号
《漢語大詞典》:鸣号(鳴號)
鸣呼号叫。礼记·三年问:“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羣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晋 孙楚 《雁赋》:“泝长川以鸣号,凌洪波以鼓翼。” 宋 范成大 《八场坪闻猿》诗:“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
《漢語大詞典》:号诉(號訴,号訴)
亦作“ 号愬 ”。哭诉。新唐书·儒学传下·禇无量:“庐墓左,鹿犯所植松柏, 无量 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塋树耶?’自是羣鹿驯扰,不復棖触, 无量 为终身不御其肉。” 宋 范仲淹 《范公墓志铭》:“ 延安 吏民百数,诣闕号诉,谓城当陷而存,民将殞而生,皆公之力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户部·江南白粮:“小民敢与内臣抗乎,虽有号诉,九重万里,曾无为之上闻者,乞勅各部改正旧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鸮鸟:“有 山西 二商,迎门号愬,盖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也。”
《漢語大詞典》:号叫(號叫)
呼叫;大声哭喊。晋书·刘元海载记:“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梁书·孝行传·宛陵女子:“母为猛虎所搏,女号叫挐虎,虎毛尽落。”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诗:“一步再流血,尚经矰缴勤,三步六号叫,志屈悲哀频。”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秀妮 ﹞一边转着,一边悲惨地号叫:‘还我孩子!还我孩子!’”
《漢語大詞典》:十号(十號)
(1).十种号令。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大胜。”
(2).佛的十种名号。即: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朝 梁 沈约 《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受三远十号之尊崇,建四辨八声之妙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位超十地,果满三祗,十号将圆,一生成道。”参阅大智度论卷四。
《分类字锦》:号山(号山)
杜甫 夜诗 号山无定鹿,落树有惊蝉。
分类: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