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喝号
号屏
崩号
等号
五号
谓号
牌号
六号
印号
杂号
学号
汗号
狸号
堂号
通号
《高级汉语词典》:喝号
大声吆喝
《漢語大詞典》:号屏(號屏)
神话中雨师之别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雨师一曰 屏翳 ,一曰 号屏 ,一曰 元冥 。” 晋 张协 《杂诗》之十:“ 飞廉 应南箕, 丰隆 迎 号屏 。”
分類:雨师
《漢語大詞典》:崩号(崩號)
叩头号哭。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逯钦立 注:“崩,崩角,叩头触地。”
分類:叩头号哭
《國語辭典》:等号(等號)  拼音:děng hào
表示相等的符号。符号为「=」。
《漢語大詞典》:五号(五號)
指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五种称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五号自讚,各有分。”
《漢語大詞典》:谓号(謂號)
称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轻重,各有谓号,具诸书仪;北人多称名者,乃古之遗风,吾善其称名焉。”
分類:
《國語辭典》:牌号(牌號)  拼音:pái hào
1.商店的字号。
2.商品牌子的号次。
《漢語大詞典》:六号(六號)
古代对三种神祇和三种祭品各有美称,合称“六号”。
《漢語大詞典》:印号(印號)
(1).官印和官号。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梁 、 郟 、 陆浑 羣盗或遥受 羽 印号,为之支党。”
(2).犹今之商标。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买烟印号:“ 黄山 张处厚 、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所製,佳者不减 沈珪 、 常和 。 沈珪 、 汪通 辈或不自入山,亦多即就二人买烟,令渠用胶,止各用印号耳。”
《韵府拾遗 号韵》:杂号(杂号)
见上
《国语辞典》:学号(学号)  拼音:xué hào
学校为方便管理所编予学生的学籍号码。如:「我们学校的学号前面二码是代表入学学年。」
《漢語大詞典》:汗号(汗號)
谓帝王发布的必行的号令。语出汉书·刘向传:“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颜师古 注:“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清史稿·刑法志三:“若夫非常庆典,特颁汗号,使之荡涤瑕秽,洒然自新,未始非仁政之一端。”
《骈字类编》:狸号(狸号)
明 何景明 题袁惟武鹰熊图 猛气应知万鸟避,威风顿使群狸号。
《國語辭典》:堂号(堂號)  拼音:táng hào
依古代的行政区域,以表明姓氏发源的称号。如:「太原堂」、「扶风堂」等。也称为「堂名」。
《漢語大詞典》:通号(通號)
犹通称。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於是定命宝合八宝,通号九宝,下詔以为乾元用九之义云。”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大驾仪仗,通号‘卤簿’, 蔡邕 独断已有此名。”《十二楼·拂云楼》第一回:“从古及今,都把‘梅香’二字做了丫鬟的通号。”参见“ 通称 ”。
分類:
《國語辭典》:通称(通稱)  拼音:tōng chēng
1.一般的称谓。《孟子注疏。赵岐。题辞》:「子者,男子之通称也。」
2.一般的说法。《文选。嵇康。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分類:通常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