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76,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累叶
杨叶
脱叶
树叶
槲叶
桃叶渡
三叶
嫩叶
菱叶
似叶
细叶
蒲叶
叶中
枯叶
寒叶
《漢語大詞典》:累叶(累葉)
犹累世。后汉书·耿弇传论:“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 耿 氏累叶以功名自终。” 晋 左思 《吴都赋》:“虽累叶百叠,而富彊相继。” 唐 杨炯 《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连州跨郡,迈 陶 氏之隆基;开国承家,掩 张 门之累叶。” 清 吴伟业 《赠文园公》诗:“ 庐陵 忠孝两贤继,待詔声名累叶同。”
分類:累世
《骈字类编》:杨叶(杨叶)
唐 杜甫 醉歌行 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漢語大詞典》:脱叶(脱葉)
落叶。 唐 韩愈 《南山诗》:“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 宋 张实 《流红记》:“久之,有一脱叶,差大於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於其上。”
分類:落叶
《國語辭典》:树叶(樹葉)  拼音:shù yè
树木的叶子。如:「树叶在风中颤动。」
分類:树叶树木
《骈字类编》:槲叶(槲叶)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元 贡师泰 题画 楼阁参差烟水村,凉风槲叶下纷纷。
《國語辭典》:桃叶渡(桃葉渡)  拼音:táo yè dù
地名。在南京秦淮、青溪两水合流处,因晋朝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作〈桃叶歌〉三首,因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三叶(三葉)
(1).三世。 汉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南齐书·郁林王纪:“自我皇历启基,受终於 宋 ,睿圣继轨,三叶重光。” 唐 杜甫 《别李义》诗:“丈人嗣三叶,之子白玉温。” 仇兆鳌 注:“从 义 之父,上溯至 道王 为三世,故曰嗣三叶。”
(2).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吕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 高诱 注:“昔,终也。三叶、薺、葶歷、菥蓂也。是月之季枯死,大麦熟而可获。”
(3).犹言三杯。 清 林云凤 《题申维久蕉隐》诗:“惟嫌饮量胜三叶,未得陶然大道通。”参见“ 三蕉叶 ”。
《漢語大詞典》:三蕉叶(三蕉葉)
犹言三杯。 宋 陆游 《幽事》诗:“酒仅三蕉叶。”原注:“ 东坡 自能饮三蕉叶。” 清 周天藻 《病中遣兴》诗:“量减三蕉众所知,兴来时復一中之。”
分類:三杯
《国语辞典》:嫩叶(嫩叶)  拼音:nèn yè
植物刚萌生而柔弱的叶子。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纷纷长出了嫩叶,带来了春天的讯息。」
《骈字类编》:菱叶(菱叶)
唐 白居易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唐 崔橹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
宋 梅尧臣 得王介甫常州书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宋 苏轼 临安三绝 其三 石镜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宋 孔平仲 上巳饮于湖上 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
元 郭钰 和刘渊见寄 病看菱叶疑非我,饥啖松花似得仙。
元 王恽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烛影红摇夜色侵,香添菱叶郁重衾。
明 高启 剡原九曲九首 其七 菱叶间荷花,风来秋飒飒。
《韵府拾遗 叶韵》:似叶(似叶)
本草纲目鸟产于林故羽似叶
《漢語大詞典》:细叶
细尖叶(如禾草或谷类的叶)
分類:谷类
《骈字类编》:蒲叶(蒲叶)
唐 元稹 有酒十章 其六 夏龙痡毒雷雨多,蒲叶离披艳红死。
唐 白居易 过李生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
分类:蒲叶
《漢語大詞典》:叶中
犹适中。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雨表》:“臣闻圣明在上,刑政叶中,则天地气和,风雨时若。”
分類:叶中适中
《漢語大詞典》:枯叶(枯葉)
干叶,败叶。后汉书·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唐 温庭筠 《遐水谣》:“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乾。” 宋 陆游 《太息》诗:“秋砧满孤村,枯叶拥破驛。” 明 刘基 《枣下何纂纂行》:“严风萧瑟枯叶飞,蜂蝶不来人亦稀。”
分類:枯叶
《漢語大詞典》:寒叶(寒葉)
寒天草木的枯叶。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蹀蹀寒叶离,灇灇秋水积。”魏书·彭城王勰传:“比缠患经岁,危如寒叶。”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