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史文卿,字景望(《前贤小集拾遗》卷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诗纪事》卷六三)。高宗绍兴中知南康军(明正德《南康府志》卷三》。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良叔,号自斋。史浩从子。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初为咸宁尉,任满,唯多挟书籍以归。以杨简荐为庐陵宰,有能名。后守南安,为政尚安辑,蠲白撰钱以便民。守吉州,治如南安,蠲田租十八万。卒年八十。谥文靖。
全宋诗
史弥忠(?~一二四四),字良叔,号自斋先生(《宋元学案》卷七四),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宝庆四明志》卷一○)。初为咸宁县尉,监文思院门,知庐陵县。历知饶州(《宋史》卷一七六《食货上》四)、南安军、吉州。理宗绍定中,提举福建常平茶盐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一)。历宝谟阁待制、龙图阁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祐四年卒,赠少师、郑国公,谥文靖(《宋史》卷四三)。《延祐四明志》卷五有传。有集五○卷,已佚(《甬上宋元诗略》卷七)。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八一九
史弥忠(一一六五——一二四四),字良叔,号自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史渐子,杨简门人。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初为鄂州咸宁尉,官满归里,橐中装视赴官时为多。父怒,发视皆书帙。宰庐陵,知南安、吉州,均有能名。绍熙二年,提举福建常平盐茶事。淳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赐谥文靖。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三、二一四、四一九,《宋元学案》卷七四。
史伯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平阳人,字文玑。博通经史。笃志朱子之学。隐居不仕。卒年五十六。有《四书管窥》和《管窥外篇》。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维基
史学(1454年—1513年),字文鉴,直隶溧阳县人。应天府乡试第八十一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二甲第一百零二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总饷辽东。官至山东左参政。正德六年(1511年)因盗起,被劾坐贬,正德八年(1513年)卒,年六十。有《埭溪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6—1541 【介绍】: 明江西峡江人,字文林,号歉庵。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福建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嘉靖初迁浙江海道副使,历浙江布政使。有《备遗录》。
维基
张芹(1466年—1541年),字文林,号歉庵、歉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省新淦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二十一名,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进士。授福州府推官。正德年间,封为南京监察御史。宁夏平定后,大学士李东阳封官。张芹则批评李东阳身为大臣则没有功劳,疏上,东阳涕泣不能辩。武宗责芹沽名,停俸禄三个月。给事中窦明因言获罪下狱,张芹上疏营救。不久,出任徽州府知府。因避嫌宸濠叛乱事宜,改任杭州府知府。乱平,又回任徽州府知府。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升迁浙江海道副使,历任右参政、右布政使。六年九月因倭人争贡牵连而被罢官回乡。张芹对母侍奉甚佳,其持身节俭朴素,麻袍粗食地安度余生。嘉靖二十年卒,年七十六。
史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史梧(1492年—?),字文材,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福建乡试第二十二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第二甲第八名进士。授南京贵州道监察御史,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升浙江按察司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北直隶大名府人,字文直,号沱村。嘉靖十一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巡按湖广。以论守陵太监骄横忤旨。旋与杨继盛同官,每以国事相勉。倭寇猖獗时,条陈江防六事,建瓜洲城。后倭至,以有城得无患。有《沱村集》。
维基
史褒善(1499年—1562年),字文直,号南渠,直隶大名府开州(今河南省濮阳县)人,官至大理寺卿。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进士。历监察御史,巡按湖广,有平麻阳盗功。以论守陵珰骄横忤旨,降职为滁州判官。不久,升国子监博士。调南京任吏部主事,升郎中,期间与杨继盛同官,每日商议国事。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迁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历官浙江参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倭寇猖獗,史褒善以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奏设沿山守备,又条陈江防六事,切中机宜,建瓜州城,倭寇至,生民得以保全。以大理寺卿休致。有《沱村集》。
史文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史文龙,字应霖,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八十五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九十七名进士。曾官广东廉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史继偕(1561年—1635年),字世程,号联岳,一说莲岳,福建晋江平易里(今泉州市鲤城区西街)人,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榜眼及第。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充会试同考官。奉诏出使粤西。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乞休,不准。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署都察院。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爆发萨尔浒之役,辽阳经略杨镐告急,明神宗不予临朝,继偕连同吏部尚书赵焕会同九卿科道请天子视朝,跪候皇宫文华门至晚,神宗仍不为所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为吏部右给事中阮大铖所诬,致仕归里,家居六年。崇祯二年(1629年)与泉州知府蔡善继建溜石铳台。崇祯八年(1635年)二月以奢安之乱荡平,加赠少师兼太子太师。卒谥文简,赐祭葬。墓在晋江磁灶马四行山铺烛台山。
史文焕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史文焕,榜名孙焕,字涵华,号还朴,山西太原府盂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西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由束鹿令转刑曹,出守永平府,以治绩卓异擢陕西关内道副使,历陕西右参政、按察使、右布政使,多异政,秦民为立生祠。调四川左布政司,先是平长安畔逆某某等有功,至是复跳梁。文焕出蜀藩羡馀十数万,请济陕军,朝廷嘉其廉正,赐蟒玉,晋阶从一品荣禄大夫,以亲老三疏乞休,部覆有「史文焕介节一庭霜雪,壮猷万里金汤」之语。天启五年(1625年)致仕归,奉亲之暇,焚香读书。
史标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史标,字文准,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陕西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八月授武清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45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顺天大兴籍,字宪之,一字道邻。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八年,以副使监江北诸军,抗御农民军。十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等四府及毗连的河南、湖广、江西部分地方,提督军务,屡挫农民军兵锋。十二年,丁忧去。服满复出,总督漕运,进南京兵部尚书。十七年崇祯自经于煤山,四月,马士英议立福王政权于南京,可法以七不可告之。福王立,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马士英、高弘图并命。旋被排挤,以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出镇扬州。镇将高杰与黄得功等争驻扬州,纵兵焚掠。可法苦心调和,勉令北伐。清摄政王多尔衮遗书劝降,可法报书拒之。清兵南下至扬州,可法调各镇兵无至者。城破自刎未死,被执不屈死。逾年,扬州人葬袍笏于梅花岭。谥忠靖,清乾隆改忠正。有《史忠正集》。
维基
史可法(1602年12月16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又字道邻,南明隆武朝廷谥忠烈,监国鲁王朝廷谥忠靖,永历朝廷改谥文忠。乾隆朝改谥忠正。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今河南开封市),锦衣卫籍。明末政治人物,东林党人,与姜曰广、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弘光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追赠太师。崇祯初以进士出身入仕,早年在南直隶参加镇压民变。崇祯末年,累官南都兵部尚书。甲申之变、清兵入关之后,史可法辅佐南明朝廷。弘光帝登基,史可法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江北,节制四镇。弘光元年,镇守扬州。弘光二年四月,多铎南下,攻陷扬州,斩杀史可法。清朝秀才计六奇编写的《明季南略》记载史可法缒城出逃。全祖望《梅花岭记》则说史可法死在扬州,但是民间因为敬佩史可法,都相传史可法未死。乾隆年间,清政府在扬州建立史可法祠,并在官撰明史中敲定了史可法在扬州殉难的说法。现江苏省扬州市设有史可法纪念馆及其衣冠冢,其冢于文革中被发掘,只有玉带一条而已。其祠有扬州知府任民育同祀,今有守扬州诸将牌位。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鄱阳人,字文令。曾辑宋至明初邑人之诗,为《鄱阳五家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2—1763 【介绍】: 清江苏溧阳人,字儆弦,号铁崖。康熙三十九年进士。自检讨五迁至侍读学士。雍正间,历吏、工、户部侍郎,署福建、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署陕西巡抚,任西征粮饷事。乾隆间历湖广、直隶总督,工、刑、兵、吏诸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生平长于词令,应对能得皇帝欢心。卒,谥文靖。
黄鹤楼志·人物篇
史贻直(1682—1763) 字儆弦,号铁崖。江苏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累官吏部侍郎、两江总督、陕西巡抚、湖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卒赠太保,谥文靖。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年(1735—1737)任湖广总督。乾隆元年主持重建黄鹤楼。此次重建,楼高陡增一倍,更加美观多姿。史贻直还撰联一副:“一上高楼,缅当年江汉风流,多少千秋人物;双持使节,喜此日荆衡形势,纵横万里金汤。”
维基
史贻直(1682年—1763年),字儆弦,号铁崖,江苏省镇江府溧阳县人,中国清朝官员,历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父史夔是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至詹事。史贻直少娴掌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中式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联捷进士,时年仅十九岁,选庶吉士,授检讨,五迁侍读学士。雍正初年,命南书房行走,迁吏部侍郎,历工部、户部。雍正七年(1729年)总督福建。雍正八年(1730年)任两江总督。因为籍贯所在,故而上疏请辞,不许,授左都御史,仍留两江,次年召还。后任陕西巡抚。雍正十三年七月召还。乾隆帝即位之初,署湖广总督。还京后,历任工、刑、兵、吏诸部尚书。乾隆七年(1742年)署直隶总督。复召还任协办大学士。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十一年,加太子太保衔。史贻直与鄂尔泰交好,鄂昌称呼为“伯父”。乾隆十三年,史贻直前奏张廷玉不应配享太庙。乾隆二十年,鄂昌任甘肃巡抚,贻直请托他替次子史奕昂谋求甘肃布政使之职。胡中藻案爆发,鄂昌被赐自尽,贻直被勒令还乡,两年后又召回,加太子太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以贻直成进士已六十年,赐诗,奖为“人瑞”。二十七年乞致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四日病卒,年八十二,赠太保,谥文靖,祀贤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