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68,分7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琴台
台中
台臣
鸾台
台官
台边
崇台
台衡
曲台
石台
容台
台阶
东台
轮台
花台
《漢語大詞典》:琴台(琴臺)
(1).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臺。”
(2).安放琴的座垫。
(3).台名。在 四川 成都 浣花溪 畔,相传为 汉 司马相如 弹琴之所。 北周 庾信 《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龙飞剑匣,鹤别 琴臺 。” 倪璠 注:“《益州记》曰:‘ 司马相如 宅在州西 笮桥 北百步许。’ 李膺 曰:‘市桥西二百里,得 相如 旧宅。今按 梅安寺 南有 琴臺 。’” 唐 岑参 《司马相如琴台》诗:“ 相如 琴臺 古,人去臺亦空。” 唐 杜甫 《琴台》诗:“酒肆人间世, 琴臺 日暮云。”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从来女侠会怜才,到底姻成亦快哉;也有惊分终不偶,独含幽怨向 琴臺 。”
(4).台名。相传为 春秋 时 单父 宰 宓子贱 弹琴之所。在 山东省 单县 东南之旧城北。 唐 岑参 《梁园歌》:“ 单父 古来称 宓生 ,祗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 梁园 道,应傍 琴臺 闻政声。” 清 陈维嵩 《金菊对芙蓉·访单县琴台》词题注:“邑为 宓子贱 巫马期 旧治,臺有 二贤祠 。”
(5).台名。在 河南省 鲁山县 城北, 唐 元德秀 所建。 金 元好问 《元鲁县琴台》诗:“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千年一 琴臺 ,睠焉涕盈襟。”
(6).台名。在 江苏省 苏州 灵岩山 上。 清 汪懋麟 《雨中重游灵岩》诗:“取径直造 琴臺 颠,白云一气杳难破。”
《國語辭典》:台中(臺中)  拼音:tái zhōng
城市名。位于台湾中部台中盆地的中央。参见「台中市」条。
分類:台中禁中
《漢語大詞典》:台臣(臺臣)
指宰辅重臣。 唐 玄宗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诗》:“集贤招袞职,论道命台臣。”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是以台臣庶官文武之列抗疏於内,方伯藩守亿兆之众同词於外。”
(1).古时御史台的官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今臺臣争之不胜,则诸阉所畏者谁歟!”元史·张起岩传:“臺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明 李东阳 《送张修撰养正擢佥都御史北巡》诗:“共道臺臣出中祕,不比御史尚书郎。”
(2).泛指台阁大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在大部臺臣,岂非为军国筹至当计深远哉!”
《漢語大詞典》:鸾台(鸞臺)
(1).宫殿高台的美称。《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 李善 注:“鸞臺、兰渚,以美言之。” 唐 王勃 《九成宫颂》:“翊鸞臺之广宴,扈鸳砌之仙游。”
(2). 唐 时门下省的别名。后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垂拱 元年改门下省曰鸞臺。” 宋 梅尧臣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幅狭不堪作詔命,聊备麤使供鸞臺。” 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贞吉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
(3).妆台。《敦煌曲子词·天仙子》:“燕语鶯啼惊觉梦,羞见鸞臺双舞凤。” 宋 张先 《木兰花·席上赠同邵二生》词:“弄妆俱学閒心性,固向鸞臺同照影。” 明 高明 《琵琶记·再报佳期》:“鸞臺罢妆,鹊桥初驾,佳期近也,请仙郎到河。”
《漢語大詞典》:台官(臺官)
(1). 汉 时尚书台长官的统称。宋书·百官志上:“ 汉 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书令、僕、丞、郎,皆辟车豫相回避,臺官过,乃得去。”
(2). 唐 宋 御史台长官的统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御史争驿厅:“ 元和 中, 元稹 为监察御史,与中使争驛厅,为其所辱,始敕节度观察使:臺官与中使先到驛者处上厅。”宋史·职官志四:“臺官职在绳愆纠谬,自宰臣至百官,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
(3).泛指朝廷公卿。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城少城:“ 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卿士为臺官。”
《骈字类编》:台边(台边)
唐 罗隐 望思台 芳草台边魂不归,野烟乔木弄残晖。
《骈字类编》:崇台(崇台)
班固 西都赋 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閒馆。
《漢語大詞典》:台衡
喻宰辅大臣。台,三台星;衡,玉衡,北斗杓三星。皆位于紫微宫帝座前。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一:“奕世台衡,扶帝紫极。” 唐 杨炯 《为刘少傅等谢敕书慰劳表》:“臣等窃循愚蔽,谬荷恩私,或位联辅弼,职在台衡。” 王闿运 《刚直彭公墓志铭》:“虽辞圭组,卒践台衡。”
《國語辭典》:曲台(曲臺)  拼音:qū tái
1.秦汉时的宫殿名称。《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
2.汉时天子射宫的名称。《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曲台后仓九篇。」三国魏。如淳。注:「行礼射于曲台,后仓为记,故名曰曲台记。汉官曰大射于曲台。」
《漢語大詞典》:石台(石臺)
(1).石桌。 唐 李颀 《觉公院施鸟石台》诗:“石臺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2).石砌的高台。 唐 王建 《逍遥翁溪亭》诗:“ 逍遥翁 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 唐 郑畋 《初秋寓直》诗之二:“宿鸟翩翩落照微,石臺楼阁锁重扉。”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雷殿:“殿前石臺高爽,乔木萧疏。”
《漢語大詞典》:容台(容臺)
(1).行礼之台。《淮南子·览冥训》:“容臺振而掩覆。” 高诱 注:“容臺,行礼容之臺。” 俞樾 群经平议·礼记三:“礼以容仪为主,故行礼之臺谓之容臺。”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
(2).礼署、礼部的别称。《史记·殷本纪》“表 商容 之閭”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郑玄 云:“ 商 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臺。”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容臺之职,唯当秉礼。” 明 阮大铖 《燕子笺·授画》:“下官 酈安道 便是,早官翰苑,忝陟容臺。”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容臺备礼乐,万古生辉光。”
分類:行礼礼部
《國語辭典》:台阶(臺階)  拼音:tái jiē
1.本指三台星,古人以为有三公之象,因用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辅重臣。《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唐。章怀太子。注:「言三公上象天之台阶,下与人君同体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内谟帷幄,外曜台阶。远无不肃,迩无不怀。」
2.敬称他人的居处。如:「请问台阶何处?」
3.砖石砌成,可供上下的阶梯。《红楼梦》第五六回:「忽上了台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著。」
4.比喻事情有转圜的馀地或机会。如:「只要你给他一个台阶下,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
《漢語大詞典》:东台(東臺)
(1).官署名。 唐 高宗 时曾改门下省为东台,后因以沿称门下省。新唐书·百官志二:“ 龙朔 二年,改门下省曰东臺。”新唐书·张文瓘传:“ 乾封 二年,迁东臺侍郎、同东西臺三品,遂与 勣 同为宰相。”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朔野按行犹爵跃,东臺瞑坐觉乌飞。”
(2). 唐 时东都御史台的省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徵:“ 武后 朝,御史臺有左右肃政之号,当时亦谓之左臺、右臺,则宪府未曾有东西臺之称。惟俗间呼在京为西臺, 东都 为东臺。”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南国人无怨,东臺吏不欺。”自注:“ 微之 使 东川 ,奏冤八十餘家,詔从而平之,因分司 东都 。”
《國語辭典》:轮台(輪臺)  拼音:lún tái
1.县名。位于新疆库车县东。参见「轮台县」条。
2.古地名。汉西域之地。本为轮台国,被李广利所灭。汉武帝为牵制匈奴,在此屯田。唐置县,并置府。即今新疆轮台县。
《漢語大詞典》:轮台诏(輪臺詔)
汉武帝 一生,致力开拓 西域 ,国力大损。至晚年深悔之,遂弃 轮台 之地,并下诏罪己,谓之“轮臺詔”。事见汉书·西域传赞。 宋 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莫读《轮臺詔》,令人泪点垂。”
《國語辭典》:花台(花臺)  拼音:huā tái
1.可以种植花草的台圃,大多砌得高出土面。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不肯垒花台,装绣槛,灌香泥,壅宿土,趁东风培养起连枝树。」
2.妓院。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平生以花酒为念,好上花台做子弟。」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一折:「引著些个泼男泼女相扶策,你!你!你!则待每日上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