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可憎  拼音:kě zēng
1.使人恼恨、厌恶。唐。韩愈 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可爱。《董西厢》卷四:「可憎姐姐,休把人僝僽。」也作「可曾」。
3.可爱的人、意中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若是回廊下没揣的见俺可憎,将他来紧紧的搂定。」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这搭儿再能见俺可憎,便医可了天样般相思病。」也作「可憎才」。
《國語辭典》:可憎才  拼音:kě zēng cái
可爱的人、意中人。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近东墙住左邻,觑了可憎才有就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借与我半间客舍僧房,与我那可憎才居止处门儿相向。」也作「可憎」。
分類:可爱
《國語辭典》:可憎  拼音:kě zēng
1.使人恼恨、厌恶。唐。韩愈 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可爱。《董西厢》卷四:「可憎姐姐,休把人僝僽。」也作「可曾」。
3.可爱的人、意中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若是回廊下没揣的见俺可憎,将他来紧紧的搂定。」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这搭儿再能见俺可憎,便医可了天样般相思病。」也作「可憎才」。
《国语辞典》:可憎娘  拼音:kě zēng niáng
可憎,可爱;憎,反语,犹言冤家。「可憎娘」指旧时对所钟爱女子的昵称。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肯分的与可憎娘在这答儿相遇,不由人紧没声做意儿踌躇。」
《国语辞典》: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拼音:sān rì bù dú shū,miàn mù kě zēng
形容人不努力充实学问,以致孤陋寡闻,令人厌恶。如:「『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工作之馀,也应多读好书充实自己。」
《國語辭典》:面目可憎  拼音:miàn mù kě zēng
容貌令人觉得讨厌。唐。韩愈 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又是穷,又是气,莫怪人家嫌他语言无味,就是他自己也觉著面目可憎了。」
《國語辭典》:吃喜  拼音:chī xǐ
1.参加喜宴或吃喜庆人家的糖果。
2.赌场主人向赢家抽头。
《國語辭典》:鬇鬡  拼音:zhēng níng
1.须发蓬乱的样子。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怒须犹鬇鬡,断臂仍𤬁𤫶。」
2.丑陋、丑恶的样子。唐。元稹〈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下观鬇鬡辈,一扫冀不存。」《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以次各指其官职,率鬇鬡怪异。」
《國語辭典》:乌七八糟(烏七八糟)  拼音:wū qī bā zāo
极言杂乱无序。如:「这房间乌七八糟的,清理起来,得费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