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大召
【佛学大辞典】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大召在拉萨之大召内,名曰老木郎,唐时所建,楼高四层。上有金殿五座,宏敞庄丽,中殿供大佛,名觉释迦摩尼。自中国随唐文成公主至西藏者,年甫十二,在西域成圣。或谓请铸于中国者,左廊有唐文成公主及西藏王赞普(特勒德苏隆赞),并巴布国王女像(赞普之前妻),其内神佛数以万计,皆用大铜釭满贮黄油以点灯。惟文成公主前,不点黄油灯。楼顶东南隅之金殿,内有百喇末殿,神名百喇末,系文成公主成圣之神。神灵显赫,人民敬畏。(中略)殿门外前廊壁上,绘唐三藏师徒四人之像。」
大钩召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作内缚拳。竖右手之头指。少屈之作钩形。是除盖障佛顶,及九方便中,奉请法身方便之印也。
小召
【佛学大辞典】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小召在大召之北,相距半里许,名曰喇木契。楼高三层,上有金殿一座,寺为唐文成公主所建。殿内佛像名珠多吉觉,释迦摩尼之弟也,八岁成佛。又塑像之内,俗传有公主肉身云。座额书默能仁四字。」
召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劝请佛菩萨,又召致人众也。大日经七曰:「召请如本教。」涅槃经一曰:「召请涅槃众。」
召请方便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怚啰(二合)钵啰(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钩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钵布啰迦(满足)莎诃(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钩,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遍一切处作钩召,今如来之钩,则不如是,善及一切,无所不加,乃至能招菩提之果也。以要言之,则悉满一切如来之功德,普召一切众生,使亦得此道。故次句曰遍一切害。害即是钩取而残之也。遍害一切之不调伏者,皆于菩提之行,而趣于妙果,使得满足也。」
召请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八大童子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左五位。梵名阿羯啰洒也,译言召请,密号称为普集金刚,主召请众生于菩提道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细叶青莲,坐赤莲上。
召请童子印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参见:文殊)
文殊
【佛学大辞典】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祛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的简称,菩萨名,以大智著称,与普贤常侍于释迦如来的左右。
摄召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引召句。阿字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阿字第一命,是为引摄句。」义释九曰:「是能摄召句也,若想此字,能摄召一切内外法也。摄召长声,即是行。若触阿字,即引一切佛行,故云摄召。是摄令属已,自在受用义也。此阿字引能摄召一切如来功德,令归自身,亦能满足一切愿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