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叫
号叫,呼喊,发出大声的叫喊或呼叫,通常表示强烈的感情(如激动、痛苦或害怕,高兴或快乐)例如:这两个小孩怕得大叫起来。
叫喊。例如:看台上的观众高兴地大叫大喊。
《骈字类编》:雁叫(雁叫)
唐 欧阳詹 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 雁叫疑从清浅惊,凫声似在沿洄泊。
唐 李频 送崔侍御书记赴山北座主尚书招辟 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
宋 翁卷 即事 巷湿人行少,空寒雁叫多。
《漢語大詞典》:叫呼
亦作“ 叫嘑 ”。亦作“ 叫謼 ”。
(1).呼喊;呼叫。《淮南子·兵略训》:“喜怒而合四时,叫呼而比雷霆。”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二月,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士叫謼。”新唐书·陈子昂传:“春作无时,何望有秋?彫甿遗噍,再罹艰苦,有不堪其苦,则逸为盗贼,揭梃叫嘑,可不深图哉!”
(2).指称呼。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只为他错投胎,把娘来叫呼。致令我莽报德,借伊来偿补。”
(3).指讥笑。后汉书·荀韩锺等传论:“ 汉 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士有不谈此者,则芸夫牧竖已叫呼之矣。” 李贤 注:“叫呼,讥笑之也。”
《國語辭典》:叫号(叫號)  拼音:jiào háo
大声呼号。《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董宣传》:「丹宗族亲党三十馀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漢語大詞典》:叫号(叫號)
(1).喊号子声。 韶华 《梁上君子》:“工地上的千百台机械的声响,更加沸腾起来了,劳动的叫号也更加嘹亮了。”
(2).叫顺序号。如:坐下等着叫号。
《漢語大詞典》:叫阍(叫閽)
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叫閽”。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昭代将垂老,途穷乃叫閽。”旧唐书·王廷凑传论:“茫茫黔首,於何叫閽?”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披腹叫閽,变岂虚来。” 李光 《感事寄秋叶》诗:“駡座人惟赢一死,叫閽客亦悮三生。”
《骈字类编》:猿叫
唐 韩愈 杏花 鹧鸪钩辀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唐 崔峒 送侯山人赴会稽 猿叫江天暮,虫声野浦寒。
《漢語大詞典》:叫啸(叫嘯)
发出高而长的叫声。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倀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清 朱琦 《朱副将战殁》诗:“红毛叫啸总戎走,峨峨 舟山 弃不守。” 丁玲 《奔》:“间或来了一部运货汽车,孩子们便叫啸着,跟着车后边追着跑。”
分類:发出叫声
《分类字锦》:叫月
雍陶 闻子规诗 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分类:杂鸟
《分类字锦》:叫云(叫云)
姚鹄 秋日游泾州南亭诗 送日暮钟交戍岭,叫云寒角动城楼。
崔鲁 诗 横玉叫云清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
分类:角笳
《漢語大詞典》:绝叫
大声呼叫。晋书·袁耽传:“ 耽 投马絶叫。”马,指计数的筹码。 宋 苏轼 《百步洪》诗之一:“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綫争磋磨。” 宋 杨万里 《峡中得风挂帆》诗:“百夫絶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当鬼魂们又发一声反狱的绝叫时,即已成为人类的叛徒。”
《漢語大詞典》:狂叫
发狂似地大叫。法苑珠林卷九:“设遇饮食,亦不能受饥渴所恼,狂叫乱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使 王实甫 復生,看演此剧,非狂叫怒駡,索改本而付之祝融;即痛哭流涕,对原本而悲其不幸矣。” 茅盾 《子夜》七:“当他走进了大客厅前面的时候,听得汽车的喇叭呜呜地狂叫。”
《漢語大詞典》:鸡叫
公鸡的啼鸣——亦称“鸡啼”
《國語辭典》:叫绝(叫絕)  拼音:jiào jué
表示赞叹、激赏。如:「拍案叫绝」。《老残游记》第二回:「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纲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骈字类编》:一叫
唐 刘长卿 听笛歌 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