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净秽四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净秽者,谓佛说华严经,或在清净之土,或在秽恶之土也。
〔一、唯染〕,染即秽染,谓佛于娑婆世界摩竭提国等处而说是经,隐覆净相,故名唯染。(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二、唯净〕,净即清净。谓佛于华藏世界而说是经,其地金刚,无有染相,故名唯净。
〔三、染净俱〕,谓佛随于一处而说是经,随其机器大小,所见有异,或见是染,或见是净,故名染净俱。
〔四、非染净〕,谓佛随于一处而说是经,大乘之机,不见染净之相,同一法界,故名非染净。
(出华严经疏)
净秽者,谓佛说华严经,或在清净之土,或在秽恶之土也。
〔一、唯染〕,染即秽染,谓佛于娑婆世界摩竭提国等处而说是经,隐覆净相,故名唯染。(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二、唯净〕,净即清净。谓佛于华藏世界而说是经,其地金刚,无有染相,故名唯净。
〔三、染净俱〕,谓佛随于一处而说是经,随其机器大小,所见有异,或见是染,或见是净,故名染净俱。
〔四、非染净〕,谓佛随于一处而说是经,大乘之机,不见染净之相,同一法界,故名非染净。
四句──通局四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或局〕,谓佛说华严经,或局在娑婆世界内摩竭提国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二、或通〕,谓佛说华严经,或通十方世界故也。
〔三、或俱〕,谓佛说华严经,或在摩竭提国,及十方世界故也。
〔四、或泯〕,谓佛说华严经,处染净二相,皆尽同一法界故也。
(出华严经疏)
〔一、或局〕,谓佛说华严经,或局在娑婆世界内摩竭提国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二、或通〕,谓佛说华严经,或通十方世界故也。
〔三、或俱〕,谓佛说华严经,或在摩竭提国,及十方世界故也。
〔四、或泯〕,谓佛说华严经,处染净二相,皆尽同一法界故也。
六句──依正无碍六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者,盖言诸佛居常寂光土,而于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及九界身,化诸众生,以不思议神通之力,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身土圆融,变现自在,故名依正无碍。(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业者,谓六道众生,由所作业,漏落生死也。无漏业者,谓二乘、菩萨,由修戒定慧清净之业,不漏落生死也。常寂光土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也。下三国土者,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以对上常寂光土,故云下也。九界者,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一国土复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偈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今略言刹即国土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僧祇品偈云: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如一毛端一切尔,如是乃至遍法界。是也。
〔三、正内现依〕,正内现依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国土也。如经偈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是也。
〔四、依内现正〕,依内现正者,谓于一切国土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偈云:一切刹土微尘数,常现身云悉充满,普为众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称其心。是也。
〔五、依内现依正〕,依内现依正者,谓于国土微尘中,现无数佛身,复现一切佛刹。如现相品偈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刹。是也。
〔六、正中现正依〕,正中现正依者,谓于自身中即现诸佛之身,复现诸佛国土。如成就品偈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是也。(所住诸佛,即现正也。示佛境界,即现依也。)
(出华严经疏)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者,盖言诸佛居常寂光土,而于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及九界身,化诸众生,以不思议神通之力,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身土圆融,变现自在,故名依正无碍。(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业者,谓六道众生,由所作业,漏落生死也。无漏业者,谓二乘、菩萨,由修戒定慧清净之业,不漏落生死也。常寂光土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也。下三国土者,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以对上常寂光土,故云下也。九界者,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一国土复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偈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今略言刹即国土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僧祇品偈云: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如一毛端一切尔,如是乃至遍法界。是也。
〔三、正内现依〕,正内现依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国土也。如经偈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是也。
〔四、依内现正〕,依内现正者,谓于一切国土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偈云:一切刹土微尘数,常现身云悉充满,普为众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称其心。是也。
〔五、依内现依正〕,依内现依正者,谓于国土微尘中,现无数佛身,复现一切佛刹。如现相品偈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刹。是也。
〔六、正中现正依〕,正中现正依者,谓于自身中即现诸佛之身,复现诸佛国土。如成就品偈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是也。(所住诸佛,即现正也。示佛境界,即现依也。)
义句
【三藏法数】
义即义理。谓一切契经,皆诠义理,然义必依文而得显,文因义而能成;裁断其文,必由乎义,是为义句。
义即义理。谓一切契经,皆诠义理,然义必依文而得显,文因义而能成;裁断其文,必由乎义,是为义句。
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过去世之我,即是今世之我,相续不断,执之为常,即堕常见。是名常句。
谓外道计过去世之我,即是今世之我,相续不断,执之为常,即堕常见。是名常句。
无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我今世始生,不从过去之因,执为无常,即堕断见。是名无常句。
谓外道计我今世始生,不从过去之因,执为无常,即堕断见。是名无常句。
亦常亦无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见上二执皆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离身则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亦常亦无常句。
谓外道见上二执皆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离身则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亦常亦无常句。
非常非无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身有异故非常,我不异故非无常;若尔,离身亦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非常非无常句。
谓外道计身有异故非常,我不异故非无常;若尔,离身亦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非常非无常句。
名句文身体
【三藏法数】
名者,依事立名;句者,众语合成;文者,联合众义。皆言身者,身即聚集之义。谓此三者,长短高下,次第行布,而能诠显教法之体也。
名者,依事立名;句者,众语合成;文者,联合众义。皆言身者,身即聚集之义。谓此三者,长短高下,次第行布,而能诠显教法之体也。
卫世师,计六句生
【三藏法数】
梵语卫世,华言无胜。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时人以其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方行乞食,有似鸺鹠鸟,故名鸺鹠仙人。及获五通,遂说论十万偈。谓證菩提,便欣入灭。六句生者:一者实,谓诸法体实,为德业所依;二者德,即道德也;三者业,即作用也;四者大有,谓实、德、业同一有也;五者同异,谓如地望地是同,望水即异,水火风等亦然;六者和合,谓诸法和合,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由和合故,令有住也。(五通者,足不履地、知人心命、回眼千里、呼名即至、石壁无碍也。)
梵语卫世,华言无胜。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时人以其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方行乞食,有似鸺鹠鸟,故名鸺鹠仙人。及获五通,遂说论十万偈。谓證菩提,便欣入灭。六句生者:一者实,谓诸法体实,为德业所依;二者德,即道德也;三者业,即作用也;四者大有,谓实、德、业同一有也;五者同异,谓如地望地是同,望水即异,水火风等亦然;六者和合,谓诸法和合,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由和合故,令有住也。(五通者,足不履地、知人心命、回眼千里、呼名即至、石壁无碍也。)
分别诸法句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分别一切诸法语言文句,为众生演说,词无滞碍,是名分别诸法句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分别一切诸法语言文句,为众生演说,词无滞碍,是名分别诸法句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