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2,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复句
标句
弊句
比句
倒句
从句
骈句
排句
赏句
散句
句把
句弓
句屦
句身
句押
《國語辭典》:复句(複句)  拼音:fù jù
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以联合、平行、比较、时间、因果等关系构成的,称为「复句」。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即为复句的例子。
《漢語大詞典》:标句(標句)
谓撰写词句。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标句清新,发言哀断。”
分類:撰写词句
《漢語大詞典》:弊句
拙劣的文句。 唐 白居易 《元稹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赐紫金鱼袋制》:“试知制誥而能芟繁词、剗弊句,使吾文章言语与 三代 同风。”
分類:拙劣文句
《漢語大詞典》:比句
指核对检查(簿籍)。新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不得逞,復奏 充 妄用京兆钱穀,愿下有司比句。”
《國語辭典》:倒句  拼音:dào jù
文法结构不依照通常的次序,形成文法成分先后颠倒的句型。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一。倒句例》:「诗人之词必用韵,故倒句尤多。」也称为「倒装句」。
《高级汉语词典》:从句  拼音:cóng jù
包含一个限定动词,但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一组词,它在所属的长句中,或作为一个名词,一个副词,一个形容词,或者包含从属于它的一个或更多的从句,或被这个或这些从句所修饰,或和另一相等的从句相结合
《高级汉语词典》:骈句  拼音:pián jù
指对偶句
《國語辭典》:排句  拼音:pái jù
将相似或相对的语词,连排为语法相同的数句,其中句数和各句字数皆无一定限制。
分類:对偶偶句
《漢語大詞典》:赏句(賞句)
欣赏诗文语句。 唐 孟郊 《寄陕府邓给事》诗:“见知嘱 徐孺 ,赏句类 陶渊 。”
《漢語大詞典》:散句
指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叶晦叔论诗:“七言律大抵多引韵起……若以散句起,又佳。”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夫华质之分,贞滥之辨,斯於散句,故无低昂。”
《高级汉语词典》:句把
一两句,指很少的话
《漢語大詞典》:句弓
弯曲而不能远射的劣质弓。周礼·考工记·弓人:“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 郑玄 注:“句,於三体材敝恶,不用之弓也。覆,犹察也。谓用射之时而察之。至,犹善也。但角善,则矢虽疾而不能远。” 孙诒让 正义:“《司弓矢》云:‘句者谓之弊弓。’注云:‘弊,犹恶也。’……句则体弱不任用也。”
分類:弯曲劣质
《漢語大詞典》:句屦(句屨)
古代鞋的一种。鞋端饰有絛制之鼻。大戴礼记·哀公问:“然则今夫章甫、句屨,绅带搢笏者,此皆贤乎?”荀子·哀公“句屨”作“絇屨”。 王先谦 集解:“ 王肃 云:‘絇,谓屨头有拘饰也。’ 郑康成 云:‘絇之言拘也,以为行戒,状如刀衣,鼻在屨头。’”参阅周礼·天官·屦人 贾公彦 疏。一说“句”通“ 矩 ”。句屦为方头之鞋。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屨者,知地形。” 陆德明 释文:“句,音矩。 李 云:‘方也。’”
分類:端饰
《漢語大詞典》:句身
佛教语。谓能诠释众义而决定其究竟。多法聚积为身。《楞伽经》卷二:“句身者,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是名句身。” 宋 正受 集注:“新説云:谓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别名曰句身……身者,多法积聚义。”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名身句身,尚惧不明,乌有所谓参悟者乎?”
《漢語大詞典》:句押
拘捕扣押。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十八:“ 丰乐桥 数木匠请假暂归,多日不至,敢烦指挥句押送来为幸。”
分類:拘捕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