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伯
古地名。即 合赙 。详“ 合賻 ”。
《漢語大詞典》:合赙(合賻)
古地名。 战国 时属 韩 ,在今 河南 西平 西。以产利剑著称。史记·苏秦列传:“ 韩 卒之剑戟皆出於 冥山 、 棠谿 、 墨阳 、 合賻 、 邓师 ……皆陆断牛马,水截鵠鴈。” 司马贞 索隐:“战国策作‘合伯’,《春秋后语》作‘合相’。”
《漢語大詞典》:合赙(合賻)
古地名。 战国 时属 韩 ,在今 河南 西平 西。以产利剑著称。史记·苏秦列传:“ 韩 卒之剑戟皆出於 冥山 、 棠谿 、 墨阳 、 合賻 、 邓师 ……皆陆断牛马,水截鵠鴈。” 司马贞 索隐:“战国策作‘合伯’,《春秋后语》作‘合相’。”
《漢語大詞典》:戏亭(戲亭)
古地名。在今 陕西 临潼 东北 戏水 西岸。一名 幽王城 、 幽王垒 。相传 周幽王 宠 褒姒 ,举烽火戏弄诸侯,后被 犬戎 击败,身死于此。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漢語大詞典》:檀桓
(1).中药名。黄蘖的根。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檀桓﹝集解﹞引 陈藏器 曰:“檀桓乃百岁檗之根,如天门冬,长三四尺,别在一旁,以小根缀之。一名檀桓芝。出灵寳方。”
(2).古地名。文选·枚乘〈七发〉:“迴翔 青篾 ,衔枚 檀桓 。” 李善 注:“ 青篾 、 檀桓 ,盖并地名。”一说回旋之貌。 胡绍煐 曰:“此言涛之初发,如车之回翔,马之檀桓……檀桓,犹盘桓,回旋之貌。”
《漢語大詞典》:皋浒(皋滸)
(1).高岸和水边。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骋皋滸兮余马,主恩厚兮氓命我投。”
(2).古地名。 春秋 时 楚 地。故地在今 湖北省 襄樊市 西。左传·宣公四年:“ 楚子 与 若敖氏 战於 皋滸 。”一本作“皋滸”。
《漢語大詞典》:汾丘
古地名。即 战国 时 楚 汾陉 。左传·襄公十八年“ 子庚 帅师,治兵于 汾 ” 晋 杜预 注:“ 襄城县 东北有 汾丘 城。”
《漢語大詞典》:桂陵
古地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长垣县 西北,一说在今 山东省 菏泽县 东北。 战国 时, 齐 将 孙膑 用“围 魏 救 赵 ”计,大败 魏 军,生擒 魏 将 庞涓 于此。参阅《孙膑兵法·擒庞涓》
《漢語大詞典》:虫牢(蟲牢)
古地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封丘县 北。春秋·成公五年:“十有二月己丑,公会 晋侯 、 齐侯 、 宋公 、 衞侯 、 郑伯 、 曹伯 、 邾子 、 杞伯 同盟於 虫牢 。” 杜预 注:“ 虫牢 , 郑 地。”参阅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
《國語辭典》:泥子  拼音:nì zi
用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成的泥状物。用以涂抹墙壁或器物的缝隙,使表面平整。也称为「腻子」。
《漢語大詞典》:桑丘
(1).古地名。 战国 燕 之南界。故址在今 河北省 徐水县 西南。史记·韩世家:“﹝ 文侯 ﹞七年,伐 齐 ,至 桑丘 。”
(2).复姓。 晋 王嘉 拾遗记·少昊:“ 皇娥 生 少昊 ,号曰 穷桑氏 ,亦曰 桑丘氏 。至六国时, 桑丘子 著《阴阳书》,即其餘裔也。”
《漢語大詞典》:绕溜(繞霤)
(1).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以地势险要著称。后常用以代指险固之地。《汉书·王莽传中》:“ 绕霤 之固,南当 荆楚 。” 颜师古 注:“谓之 绕霤 者,言四面塞阸,其道屈曲,谿谷之水,回绕而霤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绕霤 未足言其固, 郑 白 未足语其丰。” 吕延济 注:“ 绕霤 , 关 内固险,以绕京师如屋霤也。”
(2).指环绕下注之水。 宋 王安石 《寄蔡氏女子》诗之一:“千嶂承宇,百泉绕霤。”
《漢語大詞典》:骊邑(驪邑)
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国语·晋语一“ 献公 卜伐 驪戎 ” 三国 吴 韦昭 注:“ 驪戎 , 西戎 之别在 驪山 者也。其君男爵, 姬 姓。 秦 曰 驪邑 , 汉高祖 徙 丰 民於 驪邑 ,更曰 新丰 ,在 京兆 也。”
《漢語大詞典》:语儿乡(語兒鄉)
古地名。今 浙江省 桐乡县 西南。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语儿乡 ,故 越 界,名曰 就李 。 吴 疆 越 地,以为战地,至於 柴辟亭 。 女阳亭 者, 句践 入官於 吴 ,夫人从,道产女此亭,养於 李乡 。 句践 胜 吴 ,更名 女阳 ,更 就李 为 语儿乡 。”
《漢語大詞典》:奔牛坝(奔牛壩)
古地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丹阳 有 奔牛坝 ,相传 梁武帝 时,有人於 石城 掘得一僧,瞑目坐土中,奏於帝。帝问 誌公 , 誌公 曰:‘此入定耳,可令人於其傍击磬,则出定矣。’帝命试之,果开目,问之不答。 誌公 乃话其前事云云。其僧一视 誌 ,即起身向南奔去,帝遣人逐之,至此地化为牛,故因以名也。”
《漢語大詞典》:赤鼻矶(赤鼻磯)
古地名。在今 湖北省 黄州市 城西北 江 滨,因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也称 赤壁 。 宋 薛季宣 《晚渡东坡》诗:“ 赤鼻磯 头横曙烟, 吴王城 下浪连天。”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二·黄州府》:“ 赤鼻山 在府城西北 汉川门 外,屹立 江 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 赤鼻磯 ,今亦名 赤壁山 , 苏軾 以为 周瑜 败 曹公 处,非也。”亦作“ 赤壁磯 ”。 元 宋方壶 《梧叶儿·怀古》曲:“ 黄州 地, 赤壁磯 ,衰草接天涯。 周公瑾 、 曹孟德 ,果何为?都打入渔樵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