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洛
(1).古国名。为 商 所灭。有,词头。逸周书·史记:“昔者, 有洛氏 宫室无常,池囿广大,工功日进……农失其时。” 朱右曾 校释:“其地在 山西 潞安府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昔 有洛氏 ……人民困匱, 商 伐之, 有洛氏 以亡。”
(2).指 洛水 。有,词头。书·五子之歌:“﹝ 太康 ﹞畋于 有洛 之表,十旬弗反。” 孔 传:“ 洛水 之表,水之南。”
《國語辭典》:有娀  拼音:yǒu sōng
早期社会的部落,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传说有娀氏女简狄,为帝喾次妃,生契,契后为商朝祖先。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漢語大詞典》:大彭
(1).古国名。在今 江苏 铜山县 ,县西有 大彭山 。国语·郑语:“ 大彭 、 豕韦 为 商 伯矣。” 韦昭 注:“ 殷 衰,二国相继为 商 伯。”
(2).指 彭祖 。相传其寿八百岁。国语·郑语“ 大彭 、 豕韦 为 商 伯矣” 三国 吴 韦昭 注:“ 大彭 , 陆终 第三子,曰 籛 ,为 彭 姓,封於 大彭 ,谓之 彭祖 。” 宋 苏轼 《赐皇叔新除徐王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庶几 大彭 之寿,罔愧 元王 之贤,毋復屡辞,亟膺成命。”
(3).复姓。 彭祖 封于 大彭 ,其后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
《漢語大詞典》:罗甸(羅甸)
(1).即螺钿。又称螺甸。我国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用贝壳或螺蛳壳薄片镶嵌在木器、漆器表面,做成有彩色光泽的花纹或图形。 崔左夫 《钱塘风雨》:“然后拿出一只精致的嵌罗甸的盒子,盒子上镶着一对楚楚的仕女。”参见“ 螺鈿 ”。
(2).古国名。地当在今 贵州省 中部。 明 田汝成 炎徼纪闻·奢香:“ 火济 者, 蜀汉 时佐丞相 亮 ,刊山通道,擒 孟获 有功,封 罗甸国 王。”
《國語辭典》:螺钿(螺鈿)  拼音:luó diàn
漆器或雕镂器物的表面,嵌上各种磨薄的螺壳做为装饰,称为「螺钿」。宋。苏籀〈栾城先生遗言〉:「公闻以螺钿作茶器者。凡事要敦简素,不然天罚。」也作「螺甸」。
《漢語大詞典》:有仍
古国名。有,词头。在今 山东省 济宁市 。 夏帝相 妃 后缗 为 有仍氏 女, 有穷 君 浇 灭 帝相 , 后缗 有孕在身,逃归 有仍 而生 少康 。参阅左传·哀公元年竹书纪年卷上。
《漢語大詞典》:骠国(驃國)
古国名。在今 缅甸 境内。 唐 元稹 《骠国乐》:“ 驃 之乐器头象驼,音声不合十二和。”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骠国:“ 驃国 ,在 永昌 故郡南二千餘里,去 上都 一万四千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缅甸 ﹞於 唐 为 驃国 。”
《漢語大詞典》:槃木
1.谓枝干盘曲的树。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衡天 ,有 先民之山 ,有槃木千里。”
2.古国名。后汉书·种暠传:“ 岷山 杂落皆怀服 汉 德。其 白狼 、 槃木 、 唐菆 、 卭 、 僰 诸国,自前刺史 朱辅 卒后遂絶; 暠 至,乃復举种向化。”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匪徒 封离 授首,三十六之种落迎降; 槃木 归仁,六百万之宾夷向化。”
《漢語大詞典》:有邰
古国名。 姜 姓, 炎帝 之后。 周 代 后稷 母 姜嫄 ,为 有邰氏 女。故址在今 陕西省 武功县 西南。有,词头。《诗·大雅·生民》:“诞 后稷 之穡,有相之道……实颖实栗,即 有邰 家室。” 毛 传:“ 邰 , 姜嫄 之国也。 尧 见天因 邰 而生 后稷 ,故国 后稷 於 邰 。”史记·周本纪:“ 周 后稷 ,名 弃 。其母 有邰氏 女,曰 姜原 。” 张守节 正义引说文:“ 邰 , 炎帝 之后, 姜 姓,封 邰 , 周弃 外家。”
《漢語大詞典》:扶余(扶餘)
(1).古国名。位于 松花江 平原。 晋 太康 年间为 鲜卑族 慕容氏 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 南朝 宋 、 齐 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 古直 《虬髯客》诗:“万丈红光海外起,坐拥 扶餘 作天子。”
(2).复姓。 唐 有司稼正卿 扶馀隆 。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乾封祭文》
《漢語大詞典》:朱波
古国名。今 缅甸 。新唐书·南蛮传下·骠:“ 驃 ,古 朱波 也,自号 突罗朱 , 闍婆国 人曰 徒里拙 。在 永昌 南二千里,去京师万四千里。”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 永昌 府, 虎踞 、 天马 二关外,为 缅甸 。 缅 ,古 朱波 也,在 唐 为 驃 国。”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极南到 朱波 ,穷北踰 靺鞨 。”
《漢語大詞典》:马韩(馬韓)
古国名。三 韩 之一。在今 朝鲜半岛 南部。后为 百济 所灭。后汉书·东夷传·三韩:“ 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 ,二曰 辰韩 ,三曰 弁韩 。”晋书·武帝纪:“﹝ 太康 七年﹞是岁, 扶南 等二十一国, 马韩 等十一国遣使来献。”旧唐书·东夷传·百济:“ 百济国 ,本亦 扶餘 之别种,尝为 马韩 之故地。”
《漢語大詞典》:莱夷(萊夷)
古国名。 殷 周 时分布在今 山东半岛 东北部。 鲁襄公 六年为 齐 所灭。《书·禹贡》:“ 莱夷 作牧。” 孔 传:“ 莱夷 ,地名,可以放牧。” 宋 王禹偁 《黑裘》诗:“野蚕自成茧,繰络为山紬。此物产何许, 莱夷 负海州。”
《漢語大詞典》:天毒
(1).古国名。或以为即 天竺 ( 印度 的古称)。山海经·海内经:“ 东海 之内, 北海 之隅,有国名曰 朝鲜 、 天毒 。” 郭璞 注:“ 天毒 ,即 天竺国 。” 袁珂 校注引 王崇庆 云:“ 天毒 疑别有意义。 郭 以为即 天竺国 , 天竺 在西域, 汉明帝 遣使迎佛骨之地,此未知是非也。”
(2).指 印度 。 章炳麟 《訄书·平等难》:“ 天毒 之俗,区人类为四等。”
《漢語大詞典》:南氏
古国名。逸周书·史记:“昔 有南氏 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下争朋党,尹弗能禁, 南氏 以分。” 卢文弨 集释:“ 有南之国 ,水经注以为在 南郡 。”
《漢語大詞典》:密须(密須)
古国名。 商 时 姞 姓之国, 周文王 灭之,以封 姬 姓。后又为 周共王 所灭。在今 甘肃省 灵台县 西。左传·昭公十五年:“ 密须 之鼓与其大路, 文 所以大蒐也。”国语·周语上:“ 恭王 游於 涇 上, 密康公 从。有三女奔之…… 康公 不献,王灭 密 。” 韦昭 注:“ 密 ,今 安定 阴密县 是也,近 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