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三
古义,字自破。新会人。俗姓卢。出世丹霞,历诸上刹,皆典重职。晚隐新州竹院,瓶笠萧然,意泊如也。后闻角子继席丹霞,策杖来归,竟终于丹霞。著有诗百馀首。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漢語大詞典》:古义(古義)
(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诗·郑风·女曰鸡鸣序:“陈古义,以刺今不説德而好色也。” 孔颖达 疏:“陈古之贤士好德不好色之义。” 宋 苏轼 《孔毅父妻挽词》:“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
(2).古书的义理。史记·酷吏列传:“ 汤 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都君臣借天象傅古义,以交相儆也。”
(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汉书·儒林传·丁宽:“ 宽 至 雒阳 ,復从 周王孙 受古义,号《周氏传》。”
(4).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杨树达 《〈古声韵讨论集〉序》:“读书必求其义,而古义寓於古音;以今音求古义,犹适 燕 代 而南其辕也。”
《國語辭典》:古训(古訓)  拼音:gǔ xùn
1.可为后世师法准则的古语。如:「古训必有其道理,不可恣意诋毁。」
2.先王的遗典。《书经。毕命》:「不由古训,于何其训?」《诗经。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3.古代文字的训诂。《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列传二。戴震列传》:「求之古经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
《國語辭典》:援古證今  拼音:yuán gǔ zhèng jīn
引用古义以證明今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證今者也。」《宋史。卷三七九。韩肖冑传》:「援古證今,切于时用,非世官不能也。」
《漢語大詞典》: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漢語大詞典》:诂解(詁解)
(1).用当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尝以 李善 释文选为繁酿,与 吕延济 、 刘良 、 张铣 、 李周翰 等更为詁解,时号‘五臣注’。”
(2).古言古义的解释。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清故国监生凌君墓表:“﹝ 凌君 ﹞即去塾作杂佣保。然停作輒默诵所已读书,苦不明詁解。邻之富人,为子弟延经义师,君乘夜狙其轩外听讲论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