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佛类词典(续上)
四种变易
三种变易生死
变易
变易身
变易生死
变易而熟
四种变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之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二,不思议身,菩萨以无漏定力及愿力而身所示现之妙用难测,故名。三,意成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而成身,故名。四,变化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变现其身,故名。见成唯识论八。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变易者,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谓修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从变易生死一种中开出后之三种也。
〔一、变易生死〕,谓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智慧而修,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智。粗惑,即尘沙等惑也。)
〔二、不思议身〕,谓菩萨以无漏定力及以愿力,身所示现,妙用难测,故名不思议身。
〔三、意成身〕,谓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成身,故名意成身。
〔四、变化身〕,谓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变现其身,故名变化身。
三种变易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微细之生灭,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为变易。此通于凡圣。二无漏业所得之法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变易化死,名为变易。此通于大小。三真證之法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曰变易。变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犹为无常死法,所随变易身上有其生死。名为变易变,此唯在于大乘。虽有三义,而胜鬘经所明者,以第一为宗。见大乘义章八。
变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其形体状况如异物谓之变,恰如代以他物谓之易。【又】变易生死也。法华科注曰:「虽离分段,而未离变易,故非自在。」
【佛学常见辞汇】
变易生死。这种生死是菩萨于三界外心念上生灭迁变转易的生死,是属于精神上的生死,与三界内凡夫肉体上的分段生死不同。
变易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变易生死之身也,三乘圣人于界外净土所受之正报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变易生死的身体,是三乘圣人在三界外净土所受的正报。
【三藏法数】
变即转变,易即改易。谓二乘等虽出三界,尚受方便等土法性之身,因移果易,是名变易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变易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变易)
【三藏法数】
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智慧而修,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智。粗惑,即尘沙等惑也。)
【三藏法数】
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既离三界生死,出生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證果之时,因移果易,论为生死,是名变易生死。(因移果易者,如初果为因,二果为果;二果为因,三果为果;三果为因,四果为果是也。方便土者,二乘之人,修方便道,断见、思惑,而居此土也。)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变易而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法的种子,熏习成熟,由因位变易而入于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