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运移时易(運移時易)
谓运数终尽,时势变易。明史·金国凤曹变蛟传赞:“ 金国凤 之善守, 曹变蛟 之力战,均无愧良将材,然而运移时易,难於建功而易於挫败。”
《漢語大詞典》:移情遣意
变易情志,消遣烦闷。 严复 《救亡决论》:“若夫词章一道,本无经济殊科,词章不妨放达,故虽极蜃楼海市,惝怳迷离,皆足以移情遣意。”
《国语辞典》:自变数(自变数)  拼音:zì biàn shù
代数式中,能自为消长变易的数。如y=2x+3一式中,x为自变数。
《国语辞典》:东海桑田(东海桑田)  拼音:dōng hǎi sāng tián
比喻时世变易。金。刘著〈至日〉诗:「心折灵台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
《漢語大詞典》:鸿飞雪爪(鴻飛雪爪)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復计东西。”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清 陈维嵩 《金菊对芙蓉·南归前一日侯氏堂中观演〈西厢记〉》词:“阑干醉拍,鸿飞雪爪,往事难留。”
《漢語大詞典》:迁隔(遷隔)
因变易而不同。后汉书·郡国志赞:“称号迁隔,封割纠纷;略存减益,多证前闻。”
分類:变易
《漢語大詞典》:十二时盘(十二時盤)
古代盘子名。相传盘子四周的物象随十二时辰而变易,故名。 宋 陶谷 清异录·器具:“ 唐 内库有一盘,色正黄,圜三尺,四周有物象。 元和 中,偶用之,觉逐时物象变更,且如辰时,花草间皆戏龙,转巳则为蛇,转午则成马矣,因号十二时盘。流传及 朱 梁 犹在。”
《國語辭典》:时移俗易(時移俗易)  拼音:shí yí sú yì
时代更替,社会习俗也随之改变。三国魏。嵇康 卜疑:「时移俗易,好贵慕名,臧文不让位于柳季,公孙不归美于董生,贾谊一当于明主,绛灌作色而扬声。」《宋书。卷七五。颜竣传》:「及时移俗易,则通变适用,是以周、汉俶迁,随世轻重。」
《漢語大詞典》:马鹿易形(馬鹿易形)
变易马鹿的形象。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 赵高 指鹿为马的故事。后以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復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欲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漢語大詞典》:谬易(謬易)
变易反覆。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言行亟变,从容谬易,好恶无常,行身不类,曰无诚意者也。” 卢辩 注:“从容谬易,安然反覆。”
分類:变易反覆
《漢語大詞典》:名贸实易(名貿實易)
谓名称相似,实质不同。贸,通“ 牟 ”,等齐。易,变易。《商君书·开塞》:“今世之所谓义者,立民之所好,而废其所恶;此其所谓不义者,将立民之所恶,而废其所乐也。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也。”一说“贸”义同“ 易 ”。谓名称与内容应互换。
不思议变易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不思议变易生死)
不思议变易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离三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业,由此业所感之三界五趣果报,曰分断生死,以所谓可求之菩提在实,可度之众生在实之法执即所知障为助缘,起无漏之大愿大悲业所感得之细妙殊胜果报,曰不思议变易生死。由无漏之悲愿力改转分段生死之粗身,而受细妙无限之身,故云变易,为无漏之定愿力所助,妙用难测,故名不思议。为大悲意愿所成之身,故亦云意识身。或云无漏身。亦云出过三界身。若依相宗之判,二乘之无学,回心而入大乘,则涅槃之后,直受变易身,有学之圣者,转向大乘,于初地已后亦得受变易身,若菩萨八地已上受变易身,一类智增之菩萨初地已上受变易身。若依性宗之制,则二乘之无学及菩萨之种性已上得随应而受。唯识论八曰:「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修道时,因工夫进步的缘故,由前一期的心境,转移到后一期的心境时,前后的感觉,截然不同,回顾前尘,有如死后再生,故亦名为生死,然而实际上只是心的生死,并非身的生死,只算心境的一度变易,而此变易,最为神奇而不可思议,故名不思议变易生死。
不变易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如之异名。以真如于一切时不变易故也。
分段变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也。(参见:二种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内凡夫的生死轮回流转,有身分形段可见的;变易生死是三界外圣者的生死,已无生死轮回的身分形段,祇是在心念的生生灭灭不停,是精神上的生死。菩萨断除根本无明,才无变易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