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簠簋之风(簠簋之風)
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莱阳 赵崙 閬仙 , 康熙 二十一年督学 江 南,力矫时风,清廉自矢。过 江 击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 江 北矣。’於是干謁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漢語大詞典》:贿庇(賄庇)
因受贿而包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总论》:“弓正有嘱託贿庇之需。”
分類:受贿包庇
《國語辭典》:贿赂公行(賄賂公行)  拼音:huì lù gōng xíng
公然以财物行贿、受贿。《陈书。卷七。皇后传。后主沈皇后传》:「阉官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隋书。卷二五。刑法志》:「有司皆临时迫胁,苟求济事,宪章遐弃,贿赂公行,穷人无告,聚为盗贼。」也作「货赂公行」、「货贿公行」、「贿货公行」。
《漢語大詞典》:贿纵(賄縱)
谓收受贿赂放其逃走。 清 林则徐 《会奏巡缉营员访有劣迹请革审摺》:“若在偏僻口门,遇着贩烟之船,亦有送给洋银听其开去等语,是侵匿贿纵之弊,已属显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如要犯不到,原差贿纵,重责,严限补拘。”
《國語辭典》:黑钱(黑錢)  拼音:hēi qián
用不正当手段所得来的钱。《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货志六》:「并革除额外加平、办用官钱、釐头、船钱、墟艇钱、黑钱、包揽钱七项陋规,榜示通衢。」
《國語辭典》:倒赃(倒贓)  拼音:dào zāng
索回赃物。《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店主人道:『云南来是寻人的,不是倒赃的么?』」
《國語辭典》:收贿(收賄)  拼音:shōu huì
接受贿赂。如:「收贿是违法的,公务人员切莫以身试法。」《清史稿。卷三八○。列传。孙尔准》:「九年,坐失察家仆收贿,镌二级留任。」
《漢語大詞典》:润橐(潤槖)
丰润口袋。谓收受贿赂。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南京贡船:“又课富室折乾润槖,民不聊生。”
《漢語大詞典》:卖题(賣題)
旧指主考官受贿后泄露试题。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有 程詹事 典试,颇开私径卖题。”
《漢語大詞典》:卖犯(賣犯)
谓受贿而宽纵犯人。《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鼂源 听艷妾之唆使,逼元妇以投繯; 伍圣道 倚役诈财,卖犯漏网;均配非诬。”
《漢語大詞典》:卖访(賣訪)
谓受贿之后放掉所访捕的人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其间大蠹闻风,夤缘贿纵,删抹姓名,名曰卖访。”
分類:受贿人犯
《國語辭典》:卖关节(賣關節)  拼音:mài guān jié
考试官收取贿赂,与应试的考生暗通消息。《九命奇冤》第三回:「这位敝同年,是当今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的得意门生,已经暗暗的许了他一个广东主考,因为信与弟,要卖一两个关节。」
《國語辭典》:卖官鬻狱(賣官鬻獄)  拼音:mài guān yù yù
出卖官位,并收取贿赂,以蓄意错判讼案。宋。朱熹己酉拟上封事〉:「而左右近习,皆得以窃弄威权,卖官鬻狱,使政礼日乱,国势日卑。」《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今任使非人,卖官鬻狱,囚系非辜者多。」
《漢語大詞典》:卖平(賣平)
亦作“ 卖评 ”。 谓收受贿赂而妄加评定。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官吏﹞行姦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鬼之有此,犹人之有姦言卖平以干求者也。” 汪继培 笺:“卖平,以市道为喻……即所谓‘高下在口吻’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故 武威 太守 黄儁 被徵失期, 鵠 欲奏诛 儁 , 勋 为言得免。 儁 以黄金二千斤与 勋 , 勋 谓 儁 曰:‘吾以子罪在人议,故为子言,吾岂卖评哉?’终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