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受用  拼音:shòu yong
身心感到舒服。如:「他听了这些话,心里很不受用!」《红楼梦》第九七回:「我躺著不受用,你扶起我来靠著坐坐才好。」
分類:受用舒适
《國語辭典》:受用  拼音:shòu yòng
1.接受财货供给开支。《周礼。天官。大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引申为享受。《西游记》第五回:「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红楼梦》第一六回:「我苦辞了几回,太太又不容辞,倒反说我图受用,不肯习学了。」
2.得到益处。如:「养成勤劳的习惯,一生受用不尽。」《朱子语类。卷九。论知行》:「今只是要理会道理,若理会得一分,便有一分受用。」
《國語辭典》:不受用  拼音:bù shòu yong
受不了、不舒服。《红楼梦》第一六回:「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矼的骨头不受用,所以暂且挪下来松散些。」
《国语辞典》:一生受用不尽(一生受用不尽)  拼音:yī shēng shòu yòng bù jìn
一辈子皆蒙受其利。如:「当年恩师对我的一番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国语辞典》:大为受用(大为受用)  拼音:dà wéi shòu yòng
高兴、欢喜。如:「如此精彩充实的经验谈,让台下听众听了大为受用。」
分类:高兴欢喜
《高级汉语词典》:弗受用
方言。不舒服;患病
《國語辭典》:消受  拼音:xiāo shòu
1.享用。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量妾身怎生消受的陛下恩宠!」《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阿弥陀佛!受了十方的钱钞,也要消受。」
2.忍受。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这一去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
《國語辭典》:享受  拼音:xiǎng shòu
1.神鬼接受人间的祭祀。《西游记》第六回:「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老残游记二编》第九回:「如子孙祭祀时念及祖、父,虽隔千里万里,祖、父立刻感应,立刻便来享受。」
2.安享、接受。如:「享受天伦之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列传》:「吾以不德,享受多福。」《儒林外史》第二五回:「荣华富贵,享受不过片时,潦倒摧颓,波澜又兴多少。」
3.精神或物质上所得到的满足。如:「贪图享受」、「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4.安乐、舒适。如:「他每天回家,就窝在沙发里跷起二郎腿看报纸,可真是享受。」
《漢語大詞典》:消任
(1).受用。 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粗衣淡饭且消任,得温饱思量甚。” 元 刘致 《一枝花·罗帕传情》套曲:“女流中忒敬思,着小生怎生来有福消任?” 元 朱庭玉 《青杏子·痴迷》曲:“特然地,这几日越昏沉,鬼病难捱,情怀不禁,自恨咱家,无分消任。”
(2).禁受。 明 金白屿 《别怨》曲:“冷凤幃,虚鸳枕,对金樽,谁与斟,凄凉此际难消任。”
分類:禁受受用
《漢語大詞典》:消不得
亦作“ 消不的 ”。
(1).受用不得。 唐 白居易 《哭从弟》诗:“一片緑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你道他一介儒,消不的千钟粟。”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不韵·党进画真》:“ 党进 命画工写真。写成,大怒,詰画师云:‘我前时见画大虫,犹用金箔贴眼,我消不得一对金眼睛?’”
(2).少不得。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消不的你请我坟院里坐一坐,教你祖宗教得生天。”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你为官消不得人伏侍,你忙杀呵写不得那半张纸。”
(3).抵不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看了这个标致模样,今与你做个小娘子,难道消不得千金!”
《漢語大詞典》:消却(消卻)
亦作“ 消却 ”。
(1).消除,除去。 汉 王充 论衡·治期:“夫世乱民逆,国之危殆灾害,繫於上天,贤君之德,不能消却。”东观汉记·王允传:“ 王允 奏曰:‘太史令 王立 説孝经六隐事,能消却姦邪。’”
(2).受用掉。 清 汪懋麟 《饮留云堂酒竟以空尊返之戏题》诗之二:“灌园汲水老閒身,消却 云安 几斛春。”
《漢語大詞典》:空退
谓客人无所受用而归。犹怠慢。《西游记》第三回:“ 金星 道:‘圣旨在身,不敢久留;就请大王同往,待荣迁之后,再从容叙也。’ 悟空 道:‘承光顾,空退!空退!’”
《漢語大詞典》:滴水难消(滴水難消)
谓虽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楔子:“兄弟!滴水难消。休道是兄弟将酒来,你则这般空来,也是你兄弟的情分。”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只要有钱凭你饮,无钱滴水也难消。”
分類:菲薄受用
自性受用变化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立之三身也。佛地论,取唯识论之名。是又开真合应之三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有二。唯为佛与佛之境界。他菩萨不能见闻,佛自受用法乐之佛身。名为自受用身。是大圆镜智之所变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萨感见之,使彼受用法乐之佛身。名为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所现也。此即上之胜应身。三、变化身,对于初地已前菩萨,二乘凡夫及诸趣之众生变化种种之身使之感见者。即上之劣应身。是成所作智之所现也。佛地论三曰:「佛具三种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变化。」唯识论十曰:「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身名受用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与上之三身相对,则如图。
他受用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报土,有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土。(参见:报土)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说佛的报土有自受用土和他受用土两种。(参见:报土)
【三藏法数】
他受用者,他机感见而受用也。谓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以利他后得智为体。此由修德成就,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现,以大慈悲力而现大小胜劣种种净土,是名他受用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