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归受法
【佛学大辞典】
(仪式)三归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师受之。其受之之法,先忏悔从前之邪非,起淳净之信,一心合掌随师口授一归,而己亦唱一归。如此三周三归,谓之受三归。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于受归戒前先须忏悔,然后受三归。」
(仪式)三归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师受之。其受之之法,先忏悔从前之邪非,起淳净之信,一心合掌随师口授一归,而己亦唱一归。如此三周三归,谓之受三归。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于受归戒前先须忏悔,然后受三归。」
自受法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乐者玩妙法真味,而自乐之谓也,其法乐受于自身,故云自受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教论下曰:「诸佛菩萨自受法乐,故各说自證三密门。」
(术语)法乐者玩妙法真味,而自乐之谓也,其法乐受于自身,故云自受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教论下曰:「诸佛菩萨自受法乐,故各说自證三密门。」
何耶揭哩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
受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随师入灌顶坛受一印一明乃至三部五部之法,名受法,各随其法有浅深广略之仪式作法,有意者应先受结缘灌顶,次第进入。
(术语)随师入灌顶坛受一印一明乃至三部五部之法,名受法,各随其法有浅深广略之仪式作法,有意者应先受结缘灌顶,次第进入。
六受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六受)
【三藏法数】
(出大集法门经)
〔一、眼触受〕,触,即触著,亦对也。受,领纳也。谓眼与好恶之色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眼触受。
〔二、耳触受〕,谓耳与好恶之声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耳触受。
〔三、鼻触受〕,谓鼻与香臭之物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鼻触受。
〔四、舌触受〕,谓舌与美恶之味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舌触受。
〔五、身触受〕,谓身与美妙粗恶之境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身触受。
〔六、意触受〕,谓意分别五尘好恶妍丑之境,即生苦乐之受,是名意触受。(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名数)(参见:六受)
【三藏法数】
(出大集法门经)
〔一、眼触受〕,触,即触著,亦对也。受,领纳也。谓眼与好恶之色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眼触受。
〔二、耳触受〕,谓耳与好恶之声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耳触受。
〔三、鼻触受〕,谓鼻与香臭之物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鼻触受。
〔四、舌触受〕,谓舌与美恶之味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舌触受。
〔五、身触受〕,谓身与美妙粗恶之境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身触受。
〔六、意触受〕,谓意分别五尘好恶妍丑之境,即生苦乐之受,是名意触受。(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受领于六根之六尘曰六受,行住坐卧语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业也。止观二之二曰:「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物,须连六作。」
(术语)受领于六根之六尘曰六受,行住坐卧语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业也。止观二之二曰:「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物,须连六作。」
受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就现在未来之苦乐而作四料简。此经出中阿含经四十五。
(经名)二卷,就现在未来之苦乐而作四料简。此经出中阿含经四十五。
受法灌顶
【佛学大辞典】
(修法)凡真言法以三昧耶戒为始受一尊法乃至阿阇梨必行灌顶之圣式,谓之受法灌顶。
(修法)凡真言法以三昧耶戒为始受一尊法乃至阿阇梨必行灌顶之圣式,谓之受法灌顶。
能听受法
【三藏法数】
谓既亲近善知识,又能听受正法,生长善根也。
谓既亲近善知识,又能听受正法,生长善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