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取道  拼音:qǔ dào
1.上路。《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选取经由某地的路线。如:「公司业务考察团取道香港返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陶子尧拜别了姊夫姊姊,带了管家,取道东三府,到潍县上火车。」
《漢語大詞典》:取径(取逕)
亦作“ 取径 ”。 选取经由的道路。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三:“此亦舍康庄而取逕於荆棘之蹊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疆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二月初七日陕甘总督长庚致内阁请代奉电》:“另选得力兵队由 登努斯 取径直赴 伊犂宁远城 ,保护 俄 商。”
《漢語大詞典》:取路
选取经由的道路;上路,登程。《楚辞·九辩》:“却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唐 孙棨 《北里志·楚儿》:“ 光业 明日特取路过其居侦之,则 楚儿 已在临街窗下弄琵琶矣。”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 凤四老爹 果然别了 万中书 ,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 杭州 去了。”
《國語辭典》:取经(取經)  拼音:qǔ jīng
1.佛教徒至印度求取佛经。如:「三藏取经」。
2.比喻吸取先进的经验。如:「他从美国取经回来,就自命不凡,其实那些所谓的新技术,大家早就知之甚详。」
《漢語大詞典》:取途
选取经由的道路。 明 袁宏道 《三教图引》:“譬如往京师,东人往,南人往,西人亦往,其取途虽异,而至京师则同也。”
《國語辭典》:圣教序(聖教序)  拼音:shèng jiào xù
〈大唐三藏圣教序〉的简称。唐初玄奘赴西域取经,往返共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经、律、论三藏要籍六百五十七部,唐太宗特制此序表彰其事,冠于诸经之首。高宗永徽四年(西元653)由褚遂良书于石碑,称为「褚圣教序」。为褚遂良晚年代表作品。高宗咸亨三年(西元672)弘福寺怀仁和尚集王羲之草书刻于石碑,称为「集王书圣教序」,简称「王圣教序」。
《漢語大詞典》:抓点
在选择的单位重点加强某一项工作以获取经验,推广到其他部门或单位。例如:抓点带面。
《国语辞典》:多层次传销(多层次传销)  拼音:duō céng cì chuán xiāo
一种藉直接销售或介绍他人入会,以获取经济利益的销售方式。参见「直销式传销制度」条。
《漢語大詞典》:避妖圈
小说故事。 唐僧 师徒取经, 孙悟空 欲去化斋,恐妖怪乘机而来,即取金箍棒就地划了一圈,请 唐僧 坐在中间,对 唐僧 道:“ 老孙 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事见《西游记》第五十回。后人称此圈为“避妖圈”。 水运宪 《雷暴》二:“自从她独居之后,各种各样的追求者真不少,但没有一个能近得身去,好似 孙行者 在她身旁划了一个避妖圈。”
《漢語大詞典》:搭截题(搭截題)
清 代科举考试八股文,有取经文中某段末句和下一段的首句;或上句的后半句或末一字和下句的上半句或第一字,连接起来作试题的,称“搭截题”。亦省作“ 搭题 ”、“ 搭截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法时帆谑语:“某司空督学 中州 时,好出搭题以防勦袭之弊,致经文多割裂, 法时帆 学士心恶其行。”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题难,故少困於搭截,知作法而忘义理;额隘,故老逐於科第,求富贵而废学业。”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 邱先生 的批评,见过了,他是曲解之后,做了搭题,比太阳社时代毫无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