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源
(1).疏通水源。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导 漾 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2).引申为发源。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叙录》:“道家、阴阳家支駢於,法家、名家疏源於春秋。”
《漢語大詞典》:洧盘(洧盤)
古代神话中的水名。据说发源于 崦嵫山 。《楚辞·离骚》:“夕归次於 穷石 兮,朝濯髮乎 洧盘 。” 王逸 注:“ 洧盘 ,水名。《禹大传》曰:‘ 洧盘 之水出 崦嵫之山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丹木》:“爰有丹木,生彼 洧盘 。”
《国语辞典》:滹沱河  拼音:hū tuó hé
河川名。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山北麓繁峙县泰戏山。流经山西省东部,入河北省,至天津会合北运河后入海。
《国语辞典》:方舞  拼音:fāng wǔ
一种发源于法国、流行于英国的四人舞蹈。由二男二女表演。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第四乐章有此舞曲。
《国语辞典》:湾流(湾流)  拼音:wān liú
即「墨西哥湾流」。北大西洋中的海流。发源于加勒比海,绕行墨西哥湾后,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流出。往东北流,约在北纬四十度分成两支,北支跨越北大西洋,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南支经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具有速度快,温度高的特徵。
《漢語大詞典》:儒乡(儒鄉)
谓儒学发源之地。 唐 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宣精在上,奎为文宿;画野在下, 鲁 为儒乡。”
分類:儒学发源
《国语辞典》:红河(红河)  拼音:hóng hé
河川名:(1)在越南北部,发源于云南,流入东京湾。也称为「富良江」。(2)在美国南部,发源落矶山脉,注入墨西哥湾。
《国语辞典》:肥河  拼音:féi hé
河川名:(1)发源于河南省鹿邑县西。东南流入安徽省,经太和、阜阳,至凤台县注入淮水。也称为「西肥河」。(2)发源于安徽省涡阳县东境。东南流经蒙城、宿县、怀远,至凤阳县注入淮水。也称为「北肥河」。(3)发源于安徽省合肥县西南,北流至寿县,注入淮水。也称为「肥水」、「淝水」、「东肥河」、「南肥河」。
《国语辞典》:大甲溪  拼音:dà jiǎ xī
河川名。发源于中央山脉的雪山与南湖大山,为台湾第四大溪流。全长一百二十四公里,水力资源丰富。
《国语辞典》:嫩江  拼音:nèn jiāng
河川名。发源于黑龙江省的伊勒呼里山南麓,南流至吉林省与松花江会合,是松花江最大支流。流域面积二十四万三千九百平方公里。也称为「妹江」、「难河」。
《国语辞典》:溠水  拼音:zhà shuǐ
河川名。发源于湖北省随县西北的鸡鸣山,流向东南入涢水。
《国语辞典》:新店溪  拼音:xīn diàn xī
河川名。发源于文山,全长约七十八公里,流域面积约九百零八平方公里,于关渡注入淡水河。与大嵙崁溪、基隆河同为淡水河的三大支流。
《国语辞典》:牡丹江  拼音:mǔ dān jiāng
河川名。为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小白山脉牡丹岭北,曲折东北流,注入松花江,长七百二十五公里,两岸森林密布,水含沙量少。也称为「瑚尔哈河」。
《国语辞典》:波河  拼音:bō hé
Po River
河川名。在义大利北部,发源于维索山麓,向东北流,注入亚得里亚海。全长六百五十二公里,为义国最长的河流。
《国语辞典》:洧河  拼音:wěi hé
河川名。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东阳城山,东南流至扶沟县注入贾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