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没出豁处(没出豁处)  拼音:méi chū huò chù
没有发泄的方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心下好生无主,炮躁如雷,没个出豁处。」
分类:发泄
《国语辞典》:紫胀(紫胀)  拼音:zǐ zhàng
形容人气愤无处发泄,致胸中郁恨而脸色难看。《红楼梦》第七一回:「又羞又气,一时抓寻不著头脑,彆得脸紫胀。」
《国语辞典》:躁杀(躁杀)  拼音:zào shā
气死、彆死。形容生气却无处发泄。《醒世姻缘传》第九回:「你这句话就躁杀我,你管我做什么?」
《国语辞典》:不敢出气(不敢出气)  拼音:bù gǎn chū qì
1.不敢出声。形容极度谨慎、拘束或畏惧。《红楼梦》第六五回:「另外有两个姑娘,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我们鬼使神差,见了他们两个,不敢出气儿。」
2.不敢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如:「他只敢在老婆面前发威,一见到丈母娘就不敢出气。」
《国语辞典》:不吐不快  拼音:bù tǔ bù kuài
心中的事不吐露发泄会感到不畅快。如:「这件事放在我心里很久了,不吐不快。」
《国语辞典》:减压站(减压站)  拼音:jiǎn yā zhàn
指网站提供让使用者发泄情绪,减低压力的留言板。
《国语辞典》:杀性子(杀性子)  拼音:shā xìng zi
发泄心中的不愉快。《红楼梦》第二九回:「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杀性子。」
《國語辭典》:官报私仇(官報私仇)  拼音:guān bào sī chóu
趁著处理公事的机会,报复私人的仇恨。元。施惠《幽闺记》第六出:「这狗骨头,我倒替你官报私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國語辭典》:憋气(憋氣)  拼音:biē qì
1.呼吸受阻碍而不顺畅。如:「门窗关得紧紧的,真憋气。」
2.将气憋住,不使它呼出。如:「要学习游泳,得先学憋气。」
3.心中受委屈或有烦恼无法解决宣泄。《刘知远诸宫调。第二》:「自入舍做女婿,觑俺咱似儿戏。使著后,道东说西畅憋气。」
《漢語大詞典》:打鸡骂狗(打鷄駡狗)
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个人的不满。 鲁迅 《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李纳 《姑母》:“她的儿媳从来不肯帮她--儿媳家有田有地有铺子,嫁到姑母家总不如意,成天打鸡骂狗的。”
《漢語大詞典》:披泄
陈述发泄。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师鐸 始亦望 駢 旧将劳问,得以具陈 用之 姦恶,披泄积愤。”
分類:陈述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