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怒(發怒)  拼音:fā nù
生气动怒。《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见先生发怒,也只得罢手。」
《漢語大詞典》:发怒冲冠(髮怒衝冠)
同“ 髮上衝冠 ”。 《燕丹子》卷下:“ 荆軻 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 高渐离 击筑, 宋意 和之。为壮声则髮怒衝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
《國語辭典》:冲冠发怒(衝冠髮怒)  拼音:chōng guān fǎ nù
形容盛怒的样子。唐。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也作「怒发冲冠」。
《漢語大詞典》:冲冠怒发(衝冠怒髮)
形容极为愤怒。旧唐书·郑畋传:“而 畋 衝冠怒髮,投袂治兵,罗剑戟於罇前,练貔貅於閫外。”亦作“ 衝冠髮怒 ”。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於无必。衝冠髮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飆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参见“ 衝冠 ”。
分類: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