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呆 → 騃呆”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惊呆
因忽然出现或来临而发呆。例如:当我看见血时,一下子惊呆了。
《國語辭典》:面没罗(面沒羅)  拼音:miàn mò luó
发呆,面容木然,没有表情的样子。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莫不是郊外去逢著甚邪祟,又不疯又不呆痴,面没罗呆答孩死堆灰。」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我与你打闹处先赸过,拿笠儿忙盖合,心惊的我面没罗。」也作「面磨罗」、「面波罗」、「面魔罗」。
《國語辭典》:死临侵(死臨侵)  拼音:sǐ lín qīn
痴呆、没生气的样子。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赤紧的并赃拿贼。你看他死临侵不敢把头查。」元。范康《竹叶舟》第三折:「唬的你战兢兢,似楚囚,死临侵,一命休。」也作「厮淋浸」。
分類:发呆失神
《漢語大詞典》:挣痴(挣癡)
发呆貌。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我则听的 张员外 家遗漏火发。哎哟,天那!諕的我立挣痴呆了这半霎。” 元 唐毅夫 《一枝花·怨雪》套曲:“只着你冻的箇 孟浩然 挣挣痴痴,只着你逼的箇 林和靖 钦钦歷歷。”
《國語辭典》:眼瞪瞪  拼音:yǎn dèng dèng
瞪大著眼睛。形容发呆或无可奈何。《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牛浦眼瞪瞪的望著牛玉圃的脸说,不觉一脚蹉了个空,半截身子掉下塘去。」
《漢語大詞典》:怔神儿
发呆;发愣。例如:大家一怔神儿,牲口就跑远了。
也叫“愣神儿”
分類:发呆发愣
《漢語大詞典》:挣挣
发呆貌。《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 小玉兰 回家,把前后的话通长学了,给了 素姐 一个闭气。挣挣的待了半会子。”《醒世姻缘传》第六四回:“把个剃头的駡的挣挣的,説:‘我怎么得罪来,相公就这们破口的駡我?’”
《國語辭典》:直眉瞪眼  拼音:zhí méi dèng yǎn
1.形容生气发怒。如:「主任一听到事情搞砸了,立刻直眉瞪眼,开始骂人。」《程乙本红楼梦》第六二回:「连司棋都气了个直眉瞪眼,无计挽回,只得罢了!」《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待要得罪他两句,又碍著主人,只气了他个磨掌搓拳,直眉瞪眼。」
2.形容呆滞发楞。如:「对于上司的指责,他只是直眉瞪眼的呆站著,毫无反应。」
《国语辞典》:怔住  拼音:lèng zhù
发呆、失神。如:「发现钱包被扒了,他顿时怔住,不知如何是好。」
分类:发呆失神
《国语辞典》:愣儿(愣儿)  拼音:lèng ér
因惊疑而发呆。如:「当她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不觉一愣儿,手足无措。」
分类:惊疑发呆
《国语辞典》:楞住  拼音:lèng zhù
发呆、失神。如:「突然在街上遇到十几年不见的好友,他一下子楞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分类:发呆失神
《国语辞典》:打愣  拼音:dǎ lèng
发呆、发愣。如:「不要只在那里打愣,忘了读书。」
分类:发呆发愣
《国语辞典》:怔呵呵  拼音:lèng hē hē
发呆的样子。《红楼梦》第三三回:「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著。」也作「怔怔」。
分类:发呆
《漢語大詞典》:呆不腾(呆不騰)
发呆貌。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为甚么乾支剌吐着舌头,呆不腾瞪着个眼脑?”
《國語辭典》:呆打颏(呆打頦)  拼音:dāi dá hái
形容发呆、发痴的样子。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听说道荆棘列半日,猛觑了呆打颏一会。」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莫是取命的阎王,杀人的领袖,諕的我呆打颏空张著口,惊急力怕抬头。」也作「呆答孩」。
分類:发呆发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