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势不并立(势不并立)  拼音:shì bù bìng lì
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并存。《晋书。卷六二。刘琨传》:「臣与二虏,势不并立。聪、勒不枭,臣无归志。」也作「势不两立」、「势不两存」。
《国语辞典》:势同水火(势同水火)  拼音:shì tóng shuǐ huǒ
双方尖锐对立,其势如水火般不能共存。如:「他们的关系已势同水火,要和好如初,似乎是不可能了。」
《国语辞典》:随意契约(随意契约)  拼音:suí yì qì yuē
法律上并无特别规定,而由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思缔结的契约。
《国语辞典》:双务契约(双务契约)  拼音:shuāng wù qì yuē
法律上指当事人双方互负有对价关系之债务的契约。如买卖契约、雇佣契约等。即一方债务不发生,他方亦不发生;一方不履行时,他方得拒绝履行;一方因不可归责于己之事由,致免给付义务时,他方倘亦无可归责者,亦免对待给付义务。
《国语辞典》:双薪家庭(双薪家庭)  拼音:shuāng xīn jiā tíng
一般指夫妻双方各有工作,有两份薪水收入的家庭。如:「政府应以良好的托育政策,协助解决双薪家庭的育儿问题。」
《国语辞典》:售货合约(售货合约)  拼音:shòu huò hé yuē
为有买卖准备,经买卖双方洽妥条件,议定价格,由卖方所出成立交易的单据。
《国语辞典》:气味相合(气味相合)  拼音:qì wèi xiāng hé
双方志趣、性情相投合。如:「既然你我二人气味相合、肝胆相照,不如就结拜为兄弟吧!」
《国语辞典》:牵线搭桥(牵线搭桥)  拼音:qiān xiàn dā qiáo
指替双方面作联系工作。也作「拉线搭桥」。
分类:双方联系
《国语辞典》:人际传播(人际传播)  拼音:rén jì chuán bò
双方在面对面直接接触的方式下,进行思想、情感等的交换。也称为「面对面传播」。
《国语辞典》:呼名叫阵(呼名叫阵)  拼音:hū míng jiào zhèn
双方对阵时,指明对方姓名,要求上阵。常用来指直接的挑衅行为。如:「对方已经呼名叫阵了,这场比赛我们可得全力以赴,不能稍有疏失。」
《国语辞典》:户对门当(户对门当)  拼音:hù duì mén dāng
双方门第相当。明。朱权《荆钗记》第四三出:「彼此为官上品,论阀阅户对门当,真个好段姻缘。」也作「门当户对」、「当门对户」。
《国语辞典》:互不相让(互不相让)  拼音:hù bù xiāng ràng
双方发生争执、冲突,且彼此互不让步。如:「倘若汽机车驾驶人彼此互不相让,就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或车祸。」
《国语辞典》:和平使者  拼音:hé píng shǐ zhě
专门调解交战国或对立的双方之间的争端,以达到和平的人。
《国语辞典》:和平共存  拼音:hé píng gòng cún
冲突的双方或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以和平的手段使两方可各行其道而并存。
《国语辞典》:和解政策  拼音:hé jiě zhèng cè
1.一种敌对双方为寻求缓和彼此间紧张情势的政策。
2.国际上特指西元一九六○年代末美苏为缓和对抗情势所采用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