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2,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商侩
两让
五魁
说得来
伤克
双活
双赢
对造
争球
摈诏
暗盘
合拢
兑子
媾和
订制
《國語辭典》:商侩(商儈)  拼音:shāng kuài
商市中的居间人。《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传下。高骈传》:「用之者,鄱阳人,世为商侩,往来广陵,得诸贾之驩。」
《漢語大詞典》:两让(兩讓)
双方各自责让。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疑狱得情而弗喜,宿讼两让而同归。”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后有欲諍讼者,其乡閭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國語辭典》:五魁  拼音:wǔ kuí
五经的魁首。明朝科举分五经取士,第一名称为魁首。后指乡会试中式的前五名或将第一名除外,称第二名至第六名为「五魁」。
《漢語大詞典》:五经魁(五經魁)
明 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亦省称“ 五魁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场事毕, 仲芬 文章佳甚,同人决其不出五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原来填榜的规矩,从第六名填起,前五名叫作五魁。”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经魁
《國語辭典》:说得来(說得來)  拼音:shuō de lái
言谈投契。《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孔制台见他两人很说得来,越发看重伯集。」
《漢語大詞典》:伤克(伤尅)
迷信谓双方的生辰八字不合,较弱的一方的命运将受到损害。《醒世缘弹词》第八回:“那 郑小姐 的八字,据合婚人説,小姐日元临旺,若是做了男人,必定高官大富,就是女人,也有女掌男权之象;只是煞气太重,那男命敌他不过,要犯伤尅。人家儿子配亲,听了伤尅二字,谁不害怕。”
《国语辞典》:双活(双活)  拼音:shuāng huó
在棋赛中,双方形成对峙局面时,以互不侵犯的方式,使双方均为活棋,称为「双活」。
《国语辞典》:双赢(双赢)  拼音:shuāng yíng
竞赛中,双方你退我让彼此互蒙其利的合作行为。
《国语辞典》:对造(对造)  拼音:duì zào
法律上指产生争讼行为时,双方当事人对彼此的称呼。如:「对造人」、「对造律师」。
《国语辞典》:争球(争球)  拼音:zhēng qiú
竞赛时双方争取控球权。运动场上须经裁判判决,方能继续比赛。如:「这场冠军决赛,双方志在必得,争球场面,频频出现。」
《漢語大詞典》:摈诏(擯詔)
对宾主双方作介绍的人。礼记·礼器:“故礼有摈詔,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郑玄 注:“摈詔,告道宾主者也。詔,或为绍。”
《國語辭典》:暗盘(暗盤)  拼音:àn pán
买卖双方私下议定的交易价格。
《國語辭典》:合拢(合攏)  拼音:hé lǒng
1.包围、围拢。《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两条卓脚,著地捲将来,众僧早两下合拢来。」《水浒后传》第二○回:「到得寺前,正要下马,忽听一声梆子响,山门里赶出四五十个和尚,都执鎗棍,合拢来喝道:『你这饮马川强盗,敢来窥探么!』」
2.合在一起。《儒林外史》第二回:「其馀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彀一个月饭食。」《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每人俱在左股上割下一块肉来,合拢作了一碗羹汤,瞒了婆婆只说是猪肉。」
3.彼此意见、看法一致。《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钱谷老夫子一看,事情不会合拢,亦就搭讪著出去,不来干预这事。」
《国语辞典》:兑子(兑子)  拼音:duì zi
棋局中双方的棋子相遇,作一吃一的互相易换。
《國語辭典》:媾和  拼音:gòu hé
交战双方达成和议,停止战争。如:「两国媾和,使得边界的战火停息。」《清史稿。卷二三四。列传。祖大寿》:「围合十馀日,上以书谕大寿,言愿与明媾和,大寿置不报。」
《國語辭典》:订制(訂製)  拼音:dìng zhì
预订制造。如:「她订制了一个蛋糕,打算替父亲庆祝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