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宿曜经之具名。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华严经夜摩天宫品之文也,天台谓之三法妙。密教之三昧耶戒,以此三平等为体。夫佛与众生因果相违,而心则通于因果。对于佛与众生为能变之体也。是以因果不二,能变所变一如,故曰是三无差别。(参见:三界唯一心)
【佛学常见辞汇】
谓心、佛、众生三者毫无差别,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其差别只在迷悟两个字,迷失了自性就是众生,体悟到自性就是佛。
三界唯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三十七卷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取此二颂文一经之主意者。不知为谁创造。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中的一切境界和事物都是由心所造的。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慧琳集。说立坛及择地之法。
撰三藏及杂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之略名。
略说命终及趣生相
【佛学次第统编】
命终及趣生之相,言之至繁,兹略出之。
一、饿鬼业尽生天相 终时不患饥渴,见饮食唯以目视,见可乐即便往趣。
二、畜生业尽生天相 临终即见光明,痴心薄少,智慧渐开,可乐即便往趣。
三、地狱业尽生天相 地狱中死已,不复更生,忽于空中,见歌舞戏笑,香风触身,即得生天。
四、天命终还生天上相 其天命终不失己身庄严之具,亦无馀天坐其本处,从下天生上天,则有可爱胜相。从上天生下天,则见园林池皆不如前。饥渴苦恼,渴仰欲得即便往生。
有漏果报四相及不净
【佛学次第统编】
种种生灭,尽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种相,谓有漏果报四相。即苦、空、无常、无我,有漏之果报。有三苦八苦之性,谓之苦。男女一异等诸相无实,谓之空。有漏果报中,无我之实体,谓之无我。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于下再分述之:
信所依止之根本及三宝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起信论云: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
一者、信根本 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二者、信佛 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
三者、信法 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故。
四者、信僧 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我及我所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计著于我,有我我所。我者谓自身,我所者谓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论云:「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五蕴)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罗什法师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圆觉经钞曰:「我谓正报,我所谓依报。」
酒及毒药
【三藏法数】
谓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故不应施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