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叉手  拼音:chā shǒu
拱手。十指交错放在胸前,为一种表示恭敬的姿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水浒传》第二回:「高俅叉手跪覆道:『小的叫做高俅。胡踢得几脚。』」
《國語辭典》:叉手(扠手)  拼音:chā shǒu
十指交错放在胸前,表示恭敬。《西游记》第二回:「踏云霞去勾有顿饭之时,返复不上三里远近,落在面前,叉手道:『师父,这就是飞举腾云了。』」
《漢語大詞典》:叉手
张开两手成叉形。红楼梦第二一回:“ 黛玉 赶到门前,被 寳玉 叉手在门框上拦住。”
分類:张开两手
《国语辞典》:叉手吟  拼音:chā shǒu yín
唐代文人温庭筠,作赋时叉手构思,叉手八次而八韵成。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后以「叉手吟」形容才思敏捷。清。黄遵宪〈庚午六月重到丰湖志感〉诗:「湖光潋潋柳阴阴,又作堤边叉手吟。」
《国语辞典》:叉手不离方寸(叉手不离方寸)  拼音: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态度。《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厮作了一个揖,叫声『老师父』,叉手不离方寸,说出姓名来。」
《漢語大詞典》:叉手叉脚
形容参差不齐。 鲁迅 《准风月谈·难得糊涂》:“我倒记起 郑板桥 有一块图章,刻着‘难得糊涂’。那四个篆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颇能表现一点名士的牢骚气。”
分類:参差不齐
《漢語大詞典》:叉手笛
古乐器名。又称叉手管。因演奏者执笛状如拱手,故名。 宋 初称拱辰管,属鼓吹部。宋史·文苑传一·和岘:“乐器中有叉手笛者,上意欲增入雅乐, 峴 即令乐工调品,以谐律吕,其执持之状如拱揖然,请目曰‘拱辰管’,詔备于乐府。”
《漢語大詞典》:叉手髻
妇女发髻名。髻形如叉手状,故称。北史·室韦传:“女妇束髮作叉手髻。”
《漢語大詞典》:叉手铁龙(叉手鐵龍)
即锁。 宋 陶谷 清异录·器具:“ 石守信 掌库奴 萧云 常博奕,大北。夜开库私取钱币,愴惶失锁所在, 云 不敢明言,但云不见叉手铁龙。”
分類:
《漢語大詞典》:叉手管
即叉手笛。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鼓吹部有拱辰管,即古之叉手管也。 太宗皇帝 赐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