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鄮县(鄮县)  拼音:mào xiàn
县名。汉始置,旧城在今浙江省鄞县东。
《漢語大詞典》:柏乡(柏鄉)
县名。在 河北省 南部。 春秋 晋 鄗邑 地, 西汉 置 鄗县 ,又分置 柏乡 侯国。 东汉 合并 鄗 与 柏乡 为 高邑 。县北 鄗城 有 光武庙 , 东汉 光武帝 即位于此。 宋 范成大 《柏乡》诗:“仇虏滔天无敢动, 柏乡 空溷迫人名。”原注:“ 唐 志: 尧山 乃古 柏仁 ,俗传或以此 柏乡 为 柏人 。” 宋 范成大 《光武庙》诗注:“在 柏乡 北,两壁有二十八将像。”
《国语辞典》:郿县(郿县)  拼音:méi xiàn
县名。在陕西省渭水南岸、西安市之西。西南有五丈原,为诸葛亮出师身死处。
《国语辞典》:普洱  拼音:pǔ ěr
县名。位于云南省南部,澜沧江与把边江之间。原为宁洱县治,乃恢复旧名,后又改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内有普洱山,产茶,称为「普洱茶」。亦盛产稻、玉米、甘蔗、紫胶、黄连等。
《国语辞典》:崞县(崞县)  拼音:guō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滹沱河西岸,有同蒲铁路经过此县,境内盛产水果,以煤矿出名。
《国语辞典》:巴县(巴县)  拼音:bā xiàn
县名。在四川省重庆之南,位于长江、嘉陵江会口之西岸。因四川省的水全倾注于此,江流其下,形若巴字而得名。
《国语辞典》:常熟县(常熟县)  拼音:cháng shú xiàn
县名。位于江苏省南部。全境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北部是主要植棉区,南部则盛产稻米、麦类和油菜籽。有纺织、电子、手表、皮革、服装、化工、机械等工业,手工艺品常熟花边和红木家具素享盛誉。
《国语辞典》:嘉义(嘉义)  拼音:jiā yì
1.县名。参见「嘉义县」条。
2.城市名。参见「嘉义市」条。
《漢語大詞典》:黾池(黽池)
(1).古地名。即 渑池 。史记·商君列传:“ 秦 发兵攻 商君 ,杀之於 郑 黽池 。” 司马贞 索隐:“ 郑 黽池 者,时 黽池 属 郑 故也。”
(2).县名。 汉 置,即今 河南省 渑池县 。汉书·地理志上:“ 宜阳 ,在 黽池 有铁官也。 黽池 , 高帝 八年復 黽池 中乡 民。 景帝 中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
《国语辞典》:馀杭县(馀杭县)  拼音:yú háng xiàn
县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苕溪北岸。境内出产以丝绸为著名。今大陆地区改作余杭县。
《国语辞典》:萍乡县(萍乡县)  拼音:píng xiāng xiàn
县名。位于江西省宜春县西,浙赣铁路经此,地富煤矿,品质好。由汉冶萍公司经营开采。
分类:县名江西
《国语辞典》:梅县(梅县)  拼音:méi xiàn
县名。旧称为「嘉应州」。在广东省境东北,蕉岭县东南,因濒梅江北岸,故称为「梅县」。有煤、木材、竹等资源,农产以稻、甘蔗、薯类为主,为著名侨乡。
《国语辞典》:博兴(博兴)  拼音:bó xīng
县名。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北,小清河北岸。
《国语辞典》:茌平  拼音:chí píng
县名。位于山东省聊城县东北,徒骇河东岸。因地在茌山西南平陆中而得名。
《国语辞典》:掖县(掖县)  拼音:yè xiàn
县名。位于山东省东北,濒莱州湾。盛产葡萄,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