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仙尉
汉 梅福 曾补任 南昌 县尉,后去官归里。屡上书讥刺外戚 王凤 专权,终不纳。 王莽 专政时弃家出走,不知所终。相传已成仙。见汉书·梅福传。后诗文中因以“神仙尉”作为县尉的美称。 唐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亦作“ 神仙吏 ”。 唐 岑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神仙吏姓 梅 ,人吏待君来。”
《漢語大詞典》:解秩
免去官职。 宋 文莹 《玉壶清话·江南遗事》:“甫及满任,解秩归田,县人缘河泣涕,挽舟酷留,凡不絶者三日。” 夏仁虎 《旧京琐记·宫闱》:“﹝ 桂公祥 ﹞破例授工尚,不三月,卒令解秩,以其不称职,恐滋物议也。”
《漢語大詞典》:镌斥(鐫斥)
谓削去官职。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绍定二年:“请申飭监司、郡守,自今所属闕官,以次摄事,毋得差非见任官。如有违,其受差及差之人并鐫斥。”
分類:去官官职
《國語辭典》:閒住  拼音:xián zhù
悠閒无事的居住。《三国演义》第四回:「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于永安宫閒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
《漢語大詞典》:挂服
亦作“掛服”。
(1).谓离任、去官。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挂服捐驹,前良取则。”
(2).戴孝。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臣於是岁三月六日在 南京 闻先帝遗詔,举哀掛服了当,迤邐往 常州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韩琦》:“ 英宗 即位数日,挂服柩前,哀未发,而疾暴作。”
《漢語大詞典》:毁服
(1).降低官服等级表示自责。后汉书·窦宪传:“ 宪 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资治通鉴·汉章帝建初八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毁服,犹降服也。”
(2).谓除去官服改为常装。晋书·忠义传·桓雄:“ 承 为 敦 将 魏乂 所执,佐吏奔散。 雄 与西曹 韩阶 、从事 武延 并毁服为僮竖,随 承 向 武昌 。”
《漢語大詞典》:夺印(奪印)
(1).夺去官印,谓将付予臣下的权力收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郭昌 ﹞为拔胡将军,屯 朔方 ,还繫 昆明 ,毋功夺印。” 唐 韩愈 《永贞行》:“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
(2).谓在竞争中获得代表某种权力的官印。白雪遗音·马头调·古人名:“ 杨金花 比武夺印在演武厅。”
《漢語大詞典》:行退
谓辞去官职。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辟大将府,不得已而应之。迁 陈仓 令,公乃因是行退居庐。”
《漢語大詞典》:三违(三違)
(1).谓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礼记·表记:“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 郑玄 注:“违,犹去也。利禄,言为贪禄留也。臣以道去君,至於三而不遂去,是贪禄。”
(2).谓三度未见。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诗:“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漢語大詞典》:选引(選引)
谓辞去官职。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 稜 统机括,知其虚实,当听上病,以礼选引。”
《漢語大詞典》:释绂(釋紱)
亦作“ 释黻 ”。 让出官职;辞去官职。绂,系印的丝带。 汉 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故解印释紱,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 三国 魏 曹植 《谏取诸国士息表》:“使解璽释紱,追 柏成 、 子仲 之业,营 颜渊 、 原宪 之事。”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若 质 之志,实在所天,思投印释黻,朝夕侍坐。”
《国语辞典》:丢官(丢官)  拼音:diū guān
被革职、免去官位。《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但这位老父台是京里有人照应,脚程是好的,大约不至丢官。」
《漢語大詞典》:还篆(還篆)
归还官印。谓去官离职。篆,借指官印。 明 徐渭 《王先生去思碑》:“至邑堂,召父老为宣解圣諭,使讼者内革,不先以楚。迨还篆,民不忍其去。”
《國語辭典》:革职(革職)  拼音:gé zhí
免职。《红楼梦》第二回:「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轻轻的一道上谕,将他革职。」
《漢語大詞典》:违署(違署)
离开官署。谓辞去官职。国语·鲁语上:“若罪也,则请纳禄与车服而违署,唯里人所命次。” 韦昭 注:“违,去也。若臣有罪,则请归禄与车服而去其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