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共用电子对
由成键的两个原子共用的一对电子。如h∶h表示两个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氢分子,h··cl······表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氯化氢分子等。在hcl分子中,由于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强,电子对稍偏于氯原子的一方。
《漢語大詞典》: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如在形成氯分子时,电子不是从一个氯原子转移到另一个氯原子,而是在两个氯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漢語大詞典》:高分子
由大量一种或几种较简单结构单元组成的大型分子,其中每一结构单元都包含几个连结在一起的原子。例如:高分子化合物。
《漢語大詞典》:多晶体
由许多小晶体组成的晶体。原子在整个晶体中不是按统一的规则排列的,无一定的外形,其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相同。
《漢語大詞典》:非极性键
“非极性共价键”的简称。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即电负性大小一样),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漢語大詞典》:非晶体
外形和内部原子排列都无定形的固体,如玻璃、松香、沥青、电木。有的物质既可以是晶体又可以是非晶体,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化的石英是非晶体。
《漢語大詞典》:分子量
分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如水(H2O)的分子量约为18,氢(H2)的分子量约为2。
《漢語大詞典》:二氧化物
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的氧化物——一般不同于过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锰。
《國語辭典》:化学元素(化學元素)  拼音:huà xué yuán sù
由同一原子序的原子所代表的物质种别之名称。一般也将元素一词当作构成物质的基本原料,即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物质。到西元二○一四年为止,已发现的化学元素共一一四种。简称为「元素」。
《漢語大詞典》:官能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够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如双键、叁键、羟基、羧基等。也叫功能团。
《國語辭典》:核燃料  拼音:hé rán liào
置于核反应器内,能产生核反应并释出能量的原料。如铀、钸、钍等。
《漢語大詞典》:核反应堆(核反應堆)
即原子反应堆。使铀、钚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裂变以取得原子能的装置。原理是用中子击破铀、钚等元素的原子核,发生链式反应而释放出大量的能。
《國語辭典》:核磁共振  拼音:hé cí gòng zhèn
分子中原子核吸收了无线电频率辐射后,改变其自转的方向。这种核及无线电辐射间的作用,称为「核磁共振」。
《漢語大詞典》:宏观世界(宏觀世界)
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构造领域的物质世界。常用以指行星、恒星、星系等巨大的物质领域。
《國語辭典》:苄基  拼音:biàn jī
化学式C6H5CH2-。将甲苯分子上的甲基除去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一个基团。
分類:甲苯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