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核磁共振  拼音:hé cí gòng zhèn
分子中原子核吸收了无线电频率辐射后,改变其自转的方向。这种核及无线电辐射间的作用,称为「核磁共振」。
《漢語大詞典》:洪德定则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之一。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必先尽可能分占在同一电子亚层的各个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如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是:1s2s2p↑↓↑↓↑↑↑而不是:1s[]2s[]2p↑↓↑↓↑↓↑该定则由德国物理学家洪德提出,故名。 【洪德定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之一。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必先尽可能分占在同一电子亚层的各个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如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是:1s2s2p↑↓↑↓↑↑↑而不是:1s[]2s[]2p↑↓↑↓↑↓↑该定则由德国物理学家洪德提出,故名。
《漢語大詞典》:电子排布式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之一。用1、2、3、4等数字表示k、l、m、n等电子层,用s、p、d、f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如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漢語大詞典》:电子亚层
指原子核外的同一电子层中,根据电子能量的差异和电子云形状的不同而分成的电子层。分别用s、p、d、f等符号表示。k电子层只有一个亚层(即s亚层),l电子层有两个亚层(即s亚层和p亚层),m电子层有三个亚层(即s、p、d亚层)等。
《國語辭典》:氢弹(氫彈)  拼音:qīng dàn
利用氢同位素的热核反应而爆炸的炸弹,即利用核融合的炸弹。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的能量以及放射性物质。
《漢語大詞典》:泡利不相容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之一。指在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该原理阐明每个轨道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由于每个电子层可能有的轨道数为n2,所以,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个。由物理学家泡利提出,故名。
《國語辭典》:热核反应(熱核反應)  拼音:rè hé fǎn yìng
在极高温度下,两个轻元素的原子核产生极大热运动而互相碰撞,融合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聚变反应(聚變反應)
即热核反应。在极高温度下,轻元素的原子核产生极大的热运动而互相碰撞,聚变为另外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参见“ 聚变 ”。
《漢語大詞典》:聚变(聚變)
轻原子核相遇时聚合为较重的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自然界中只有在太阳等恒星内部,因温度极高,轻核才有足够动能克服斥力,而能自动发生持续的聚变。人工的聚变目前只能在氢弹爆炸或由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粒子碰撞中实现,但是大规模聚变的控制,目前尚未能办到,正在通过控制热核反应进行探索研究。
《國語辭典》:加速器  拼音:jiā sù qì
使粒子增加速度与能量之设备。如利用电场或磁场使电子或质子加速。可用于原子核实验、放射化学及核子医学等。
《漢語大詞典》:链式反应(鏈式反應)
(1).铀、钚等重元素的原子核受中子轰击时,裂变成几个碎片,并放出两个到三个中子,这些中子再打入铀或钚的原子核,再引起裂变,这种连续不断的核反应叫“链式反应”。链式反应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也叫支链反应或连锁反应。
(2).由于一个单独分子的变化而引起一连串分子变化的化学反应。如燃烧过程、爆炸过程。也叫链反应或连锁反应。
(3).由少数光子引起许多原子辐射的过程。
《國語辭典》:量子力学(量子力學)  拼音:liàng zǐ lì xué
以数学公式表示研究电子、中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