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压缩空气(壓縮空氣)  拼音:yā suō kōng qì
用压缩机将空气压入容器,而形成之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空气。
《国语辞典》:液压(液压)  拼音:yè yā
液体的压力;即静止的液体其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藉由帕斯卡原理,密闭系统中的液体压力可藉由液体传到他处;如在工业机具上利用液压转换成庞大的推力,用于锻造、冲压、挤压。
《国语辞典》:干线公车(干线公车)  拼音:gàn xiàn gōng chē
民国八十年间,台北市政府为减轻捷运工程开工所带来的交通压力,鼓励市民多搭乘公共汽车,特地将几条主要干线道路,开设直达公车。特色在采直去弯,直线通达。如:「忠孝干线公车」、「信义干线公车」。
《国语辞典》:可逆反应(可逆反应)  拼音:kě nì fǎn yìng
一种化学反应。指在一定温度下,能随压力、浓度等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其正反方向的反应。如水蒸气与很热的铁相作用,生成氧化铁和氢一种在相同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可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如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乙酸乙酯在水中亦水解成乙酸和乙醇。
《国语辞典》:连通管原理(连通管原理)  拼音:lián tōng guǎn yuán lǐ
利用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所盛液体的密度乘以高度的原理,将数个形状不同的容器底部相通,注入定量的水,由于各容器底部压力相等,所以各容器的水的高度相等,此原理称为「连通管原理」。
《国语辞典》:硬打软熟和(硬打软熟和)  拼音:yìng dǎ ruǎn shóu he
先用强暴的手段施压力,再用柔软的方式笼络。如:「那个人真是顽固,硬打软熟和一概不吃。」
《国语辞典》:饱和水蒸汽(饱和水蒸汽)  拼音:bǎo hé shuǐ zhēng qì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水和水蒸汽互相转变的速度相等,水蒸汽中全为气体而无水粒存在者,称为「饱和水蒸汽」。也称为「乾蒸汽」。
《国语辞典》: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压)  拼音:bǎo hé zhēng qì yā
饱和蒸汽所呈的压力。其值随温度而变。
分类:压力温度
《国语辞典》:道耳吞定律  拼音:dào ěr tūn dìng lǜ
英国道耳吞发现的定律,指物理上不相起化学作用的气体混合物之总压力,等于该各气体在一定温度时所有分压力之和。换言之,在混合物中,各气体仍保有其单独存在时所有之压力。也译作「分压定律」、「道尔顿定律」。
《国语辞典》:扁担压不出个屁来(扁担压不出个屁来)  拼音:biǎn dan yā bù chū ge pì lai
在任何压力下仍都一言不发,绝不抗议。用以比喻懦弱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可恨那个狄希陈,你就分辩几句,他便怎么置你死地?他却使那扁担也压不出个屁来。」
《国语辞典》:夹缝中求生存(夹缝中求生存)  拼音:jiá fèng zhōng qiú shēng cún
比喻在压力紧绷或对立环境下,找寻空隙谋求生存。如:「两个处室向来不合,我这个联络员只得想办法在夹缝中求生存。」
《国语辞典》:飞航资料记录器(飞航资料记录器)  拼音:fēi háng zī liào jì lù qì
记录飞机的高度、速度、航向、时间、垂直加速度及承受的压力等情况或机内驾驶员对话的仪器。参见「黑盒子」条。
《国语辞典》:透不过气(透不过气)  拼音:tòu bù guò qì
呼吸困难,难以喘息的样子。形容压力很大,得不到纾解。如:「连日赶工,忙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国语辞典》:杨氏系数(杨氏系数)  拼音:yáng shì xì shù
物理学上指抗张力及抗压力的弹性系数。亦即材料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之比值。通常以E表示。
《国语辞典》:爆炸波  拼音:bào zhà bō
爆炸时,爆炸中心压力急遽增高,使周围空气猛烈震荡而形成的波动。也称为「冲击波」。